第227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行政效率会越来越低下——
  三省制衡之制,使得一道诏书需经过三个“部门”,负责审查诏令的门下省甚至有封驳之权。
  如果诏书被驳回,负责起草诏令的中书省就得重议政务。
  一时之间,李世民也觉头疼。
  【朱元璋:秦皇之意,是应重启丞相之制?】
  秦念将相权剖析得如此清晰明了,朱元璋当然明白她的言外之意——
  相权的确会威胁皇权,但丞相也同样是“担责之人”。
  废除丞相一职,那么施政的过错,就将直接由皇帝来承担。
  但皇帝不会追责自身,同时也难以追责各部。
  第171章
  【秦念:你废除丞相, 是担忧丞相专权乱政。但将司法部、执法部、军部独立出来不受相权影响,和负责考核、任免官吏的吏部与监察官吏的监察部一起直属皇帝,其余与政务相关的部门才由丞相统筹, 同样可以限制丞相专权。】
  明清时期没有丞相,皇权达到封建王朝的顶端。
  但皇权专制只对皇帝有利,对于社稷和天下百姓却不是好事。
  明清的共同点是:贪腐横行,制度僵化,行政效率低下,决策失误频发。
  所以秦念更认可恢复丞相制度,但予以一定的分权。
  军部、司法、执法、监察,这四者本来就跟国政实施没有直接关联,剥离出来不会影响政务。
  吏部对相权的影响倒是很大, 毕竟丞相如果不能任免官员, 很多政策就难以实施。
  但不剥离吏部, 丞相就能培植私人势力,不仅威胁皇权还会对朝政不利。
  好在对于吏部的改革,现代也有经验可供参考。
  【朱元璋:丞相是否应有封驳诏书的权力?】
  若是丞相不能调动这五个部门,则相权再大, 也不会危及皇权。
  但朱元璋还是介意丞相能够驳回皇帝的诏令。
  【秦念:皇帝有更换丞相的权力。丞相不听话, 你不会学刘彻勤换丞相?】
  【朱元璋:谢秦皇赐教。】
  朱元璋被说服了。
  此前执意废除丞相, 是担忧权臣危及后世明帝。
  但采用秦念的政法分离与军政分离,再将吏部剥离于相权之外,同样可以限制权臣专权。
  何况即便废除丞相,那位中兴之臣也能以内阁首辅的身份行丞相之权。
  倒不如恢复相位,减少党争带来的危害。
  【刘彻:朕未曾无故换相!】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