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至于更具颠覆性的炸药,因为合成工艺极其危险,稳定性和安全性始终不能完美解决,赵庚旭深知它的利害,还在进行小规模试验,绝对不允许泄露和外传。
  这些”秘密”武器在北疆与北狄的大小冲突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经常打得敌人措手不及,使得大颂边防军在战斗中屡占上风,极大地遏制了北狄南侵的势头,边境局势因此缓和了不少。
  而这两年间,盘踞朝堂多年的世家势力,也分裂成了三派。
  崔相一派隔岸观火,保持中立。
  李锐父亲这一支脱离了主家,和一些小世家站在了新政改革这一边。
  而以欧阳伦为首的一派,则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工科和科举政策的暗中打压和阻挠。
  他们或者利用职权,在一些地方故意拖延设卡;或者在官员考核晋升中,刻意刁难表现出色的寒门官员;甚至不惜花重金,在文人和民间散布流言蜚语。
  然而,几次交锋下来,世家不仅没能伤到赵庚旭分毫,反而一次次印证了他的能力,使他在军队、寒门官员乃至普通百姓中的威望不降反升,根基越来越稳固。
  而且赵庚旭羽翼渐丰,爪牙渐利,对于世家的攻击不仅能巧妙化解,甚至还能反制。
  早朝后,赵庚明特意把赵庚旭留了下来。
  “昨晚睡得可好?”皇帝看着弟弟眼下的淡青,语气带着关切。
  赵庚旭笑嘻嘻地回道:“还好还好,就是半夜爬起来画了会儿图纸。”
  “你呀!”赵庚明无奈摇头。
  ……
  三月二十五日,因为北疆战事缓和,立下赫赫战功的北疆镇守大将、北望伯尉迟俭奉命回京述职受赏。
  北望伯尉迟俭,年方四十。他出身将门世家,面容因常年的边关风沙吹打,显得黝黑而粗糙,一双虎目不怒自威,全身散发着久经沙场的悍勇气息。
  尉迟俭骑在一匹神骏的乌骓马上,面对京城百姓的夹道欢迎,神情却依然沉稳,看不出丝毫骄傲自得。
  盛大的封赏典礼在庄重的礼乐声中完成,新帝赵庚明当殿褒奖了北望伯及其麾下将士的功绩,赏赐金银绢帛、田庄府邸,极尽荣宠。
  当晚,华灯初上,新帝赵庚明和皇太弟赵庚旭在防卫森严的养心殿西暖阁,秘密召见了北望伯尉迟俭。
  摒退了所有内侍宫人后,赵庚明先是温言夸奖了尉迟俭镇守北疆、多次击退北狄骑兵、稳定边境的卓越功绩。
  尉迟俭听完,躬身谢恩道:“臣蒙受国家恩典,世代深受皇恩浩荡,镇守边关,保卫疆土安抚百姓,是分内的职责,不敢说辛苦。”
  “北疆能够暂时安定,全赖陛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亦是前线将士用命,不畏牺牲。此外……”
  他话锋一转,目光真诚地看向一旁静坐的赵庚旭:“也多亏了皇太弟殿下目光长远,所监督制造的精良武器,让我军如虎添翼,狄人对此极为忌惮,闻风丧胆!臣与北疆将士,感佩于心!”
  赵庚旭执礼回道:“北望伯过奖了,将士们拼死效力,才是取胜的根本。天工院只是尽了分内的事。”
  赵庚明见铺垫得差不多了,便唠起了家常。
  “北望伯,你常年驻守边疆,与京中的亲戚朋友难得见上一面。朕听说,你和妹夫欧阳伦,似乎……关系有些微妙?”
  尉迟俭听到这话,刚毅的脸上立刻闪过毫不掩饰的厌恶。
  他性格耿直,最不喜欢虚情假意,当即抱拳说道:“陛下询问,臣不敢隐瞒。臣的妹夫欧阳伦,表面上一本正经,遵守礼法,实际上……”
  “哼!做事只看重私利,臣和他不是一路人,要不是顾及妹妹的面子,臣懒得看他一眼!”
  赵庚明静静地听着,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手指在紫檀木的御案上轻轻划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