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1 / 3)
让肃儿染上污点?怎么可能!
官家绝不接受。
所谓心病也是病,稍有不慎,就会酿成身体上的大病。官家深知此理,决意好好排解心绪,找人倾诉一番。
他在心中过了一番倾诉的人选,首先,大臣们恐怕是不行的。一朝天子一朝臣,被他提拔起来的官员并不乐见太子上位。范仲淹、富弼他们……也不行,他们肯定会说太子殿下太小,您当君父的得当起责任来。
官家忍不住苦笑,哪里担了责任?占尽了便宜还差不多!
同理,妃子也不可行。
那么就只剩下皇后了。当皇后和当太后想来区别不大,肃儿亦是她的儿子,不如听听她的想法?
官家打定了主意,向坤宁宫走去。
他向曹皇后倾诉了自己的想法,和官家预料中的所有都不同,曹皇后第一个反应竟是笑出了声。
“一个不愿当太子,一个不愿作皇帝,今日我方知你们父子二人血脉相连,秉性亦如此相似!”
第143章
“一个不愿当太子, 一个不愿作皇帝。今日我方知你们父子二人不仅血脉相连,连秉性亦如此相似!”
曹皇后说道。
话音方落,仁宗愣了一下, 细思一番发现还真是这么回事。没有父亲被夸“儿子肖我”时不会开心展颜。但是相似的地方如果是不恋权这一点, 放在天家父子上,就很让人头疼了。
皇后刚才发笑, 也是因为参透了这点吧?
仁宗忽然想到了什么, 小心翼翼问道:“依皇后之见,若朕向肃儿提起禅让一事, 他会反应为何?”
“……”曹皇后静静看着他:“官家自己心中难道没有答案么?”
仁宗:“……好吧。”
想也知道, 肯定还会说“我还小呢”“阿爹你要负起责任啊”之类的和范仲淹、富弼他们如出一辙的话来。严重点若是收到风声,还会窝在西北不再回来了。
这绝对是肃儿干得出来的事!
但官家甚是不甘心, 他向曹皇后描述了一番自己前两天那个梦:“能亲眼见证肃儿执掌天下, 能含饴弄孙,皇后你就不心动么?”
曹皇后神情微妙:“自然心动, 不过我努力活久点应当也能看到吧?”
官家:“……”
对哦,他和皇后还不一样。自古皇帝践祚都有皇太后。但太上皇古往今来根本没几个。
但曹皇后被仁宗所描述的画面打动, 心思反而活泛了起来。她在“能早些见到肃儿荣登大宝”和“遵循肃儿自己的意愿”两个念头间疯狂被拉扯, 一时竟分不出谁胜谁负。
主要是吧, 唉,凭肃儿自己的意愿和性子,肯定只想当一辈子太子。甚至这太子之位都是好不容易求他坐上的。
夫妻俩对视一眼, 眼底都有相似的无奈。
“对了, ”仁宗忽然想起一桩旧事, 他无论怎么想也想不明白:“皇后你可知道,肃儿为何那么小的年纪时,就对太子之位格外抗拒?”
寻常的小孩子, 要是突然蹦出什么不合常理的念头,一般会被认为是大人教唆。但肃儿可不一样,三岁就能倒背四书五经的天才。不能拿一般对小孩的经验揣测他。
官家甚至怀疑过,是不是后宫有谁对肃儿说了些什么?但是也没理由啊。曹皇后生的是嫡长子,她又十足地疼爱肃儿,何苦说些把他往火坑中退的话? ↑返回顶部↑
官家绝不接受。
所谓心病也是病,稍有不慎,就会酿成身体上的大病。官家深知此理,决意好好排解心绪,找人倾诉一番。
他在心中过了一番倾诉的人选,首先,大臣们恐怕是不行的。一朝天子一朝臣,被他提拔起来的官员并不乐见太子上位。范仲淹、富弼他们……也不行,他们肯定会说太子殿下太小,您当君父的得当起责任来。
官家忍不住苦笑,哪里担了责任?占尽了便宜还差不多!
同理,妃子也不可行。
那么就只剩下皇后了。当皇后和当太后想来区别不大,肃儿亦是她的儿子,不如听听她的想法?
官家打定了主意,向坤宁宫走去。
他向曹皇后倾诉了自己的想法,和官家预料中的所有都不同,曹皇后第一个反应竟是笑出了声。
“一个不愿当太子,一个不愿作皇帝,今日我方知你们父子二人血脉相连,秉性亦如此相似!”
第143章
“一个不愿当太子, 一个不愿作皇帝。今日我方知你们父子二人不仅血脉相连,连秉性亦如此相似!”
曹皇后说道。
话音方落,仁宗愣了一下, 细思一番发现还真是这么回事。没有父亲被夸“儿子肖我”时不会开心展颜。但是相似的地方如果是不恋权这一点, 放在天家父子上,就很让人头疼了。
皇后刚才发笑, 也是因为参透了这点吧?
仁宗忽然想到了什么, 小心翼翼问道:“依皇后之见,若朕向肃儿提起禅让一事, 他会反应为何?”
“……”曹皇后静静看着他:“官家自己心中难道没有答案么?”
仁宗:“……好吧。”
想也知道, 肯定还会说“我还小呢”“阿爹你要负起责任啊”之类的和范仲淹、富弼他们如出一辙的话来。严重点若是收到风声,还会窝在西北不再回来了。
这绝对是肃儿干得出来的事!
但官家甚是不甘心, 他向曹皇后描述了一番自己前两天那个梦:“能亲眼见证肃儿执掌天下, 能含饴弄孙,皇后你就不心动么?”
曹皇后神情微妙:“自然心动, 不过我努力活久点应当也能看到吧?”
官家:“……”
对哦,他和皇后还不一样。自古皇帝践祚都有皇太后。但太上皇古往今来根本没几个。
但曹皇后被仁宗所描述的画面打动, 心思反而活泛了起来。她在“能早些见到肃儿荣登大宝”和“遵循肃儿自己的意愿”两个念头间疯狂被拉扯, 一时竟分不出谁胜谁负。
主要是吧, 唉,凭肃儿自己的意愿和性子,肯定只想当一辈子太子。甚至这太子之位都是好不容易求他坐上的。
夫妻俩对视一眼, 眼底都有相似的无奈。
“对了, ”仁宗忽然想起一桩旧事, 他无论怎么想也想不明白:“皇后你可知道,肃儿为何那么小的年纪时,就对太子之位格外抗拒?”
寻常的小孩子, 要是突然蹦出什么不合常理的念头,一般会被认为是大人教唆。但肃儿可不一样,三岁就能倒背四书五经的天才。不能拿一般对小孩的经验揣测他。
官家甚至怀疑过,是不是后宫有谁对肃儿说了些什么?但是也没理由啊。曹皇后生的是嫡长子,她又十足地疼爱肃儿,何苦说些把他往火坑中退的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