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2 / 3)
苏轼从来没做过实务官,初初上手一州的事务,就算是二把手通判,也让他力不从心了好一阵。他甚至不得不把让苏轸搬来住一阵的计划延后。因为实在太忙了,忙不过来。
好在苏轸似乎有自己的事在忙,也主动写了信,说自己要留在汴京一阵子,让他在云州照顾好自己。
“可恶,这一点不……”
“公平”两个字,苏轼在喉咙滚了几圈,怎么也说不出口。殿下那是什么活?打仗。稍不留神就是要掉脑袋的。他充其量是忙了点而已。
但要苏轼承认自己技不如人(扶苏:我也没想跟你比吧?),也决计不可能。他鼓着脸颊、捏着报纸沉思了一会儿。终于下定决心:“那我也写一篇文章好了。”
“写什么好呢?”
可惜无论是什么内容,下一期《求知报》的头条都不会属于他了。
因为,狄青前线大胜辽军的消息,正拍着马日夜疾驰,向汴京驶去。
-----------------------
作者有话说:日六失败,因为家里水管突然坏了[裂开]大悲
第142章
先说苏轼, 因为云州曾因造反导致官府系统瘫痪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新选上任的官员们到了封地时,都加班加点了好一阵子, 用来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也幸好众人到任后时值春日, 正是一年农耕农忙的时节,云州的家家户户都在田地里劳作, 刑狱事务陡然减轻了许多。不然, 恐怕会遭遇更加可怕的加班地狱。
在这样的前提下,还能指望苏轼能有什么奇思妙想、发明创造呢?他握着笔, 绞尽脑汁思考一番, 仍然不知道该写什么。最后干脆什么也不想,掏出了自己的老本行——美食文!
苏轼第一次写文章写的是荔枝, 荔枝干还是扶苏捎给他的呢。他写完后给杨安国一看, 杨安国对题材大为光火,却对内容爱不释手。
从那时候起, 苏轼就知道自己很有写美食的天赋,还一度颇为自得呢。只是后来, 他追随好友赵小郎的脚步参加了科举, 运笔时多写策论和公文。在《求知报》时倒有了空间, 可惜主编兼上司是王安石,没给他发挥的机会。
但云州给的机会就多了,那么多大宋闻所未闻的美食呢。光是用来招待扶苏一人还不够, 怎么能不写点文章, 让大家都知道。
听说更北的山前七州, 美味的更多。幽州冀州那一片,甚至有吃驴肉的风俗。他们把驴肉切得碎碎薄薄的,过一道油之后夹在白面儿烙的饼子里, 让白面饼沾染上肉的香气。咬一口下去,暄软又劲道,口感简直绝了!
苏轼写得自己口水险些流了出来,写字的手挥舞得愈发快了——写美食文的精髓,不就是馋到自己的同时馋到别人吗?他这篇文章可一定要馋倒一大片人,好让大家收复幽冀两州的念头坚定一点,再坚定一点,嘿嘿。
苏轼满怀着期盼的念头,把投稿寄回了汴京的《求知报》编辑部。自己怎么说也是在任四年的前任编辑,应该还是有点面子的吧?
结果下一期报纸拿到手里,封面扫了一眼,却没发现自己的名字。再仔看一遍,还是没有。
苏轼:“!?”
天塌了,怎么回事?落选了?
沈括,你未免太不近人情!
苏轼和沈括还有些私交,在发现自己落选的那一刻,心里去信谴责他的草稿都打好了。他满怀着愤懑不平之情,想看看是什么神仙文章把自己挤掉,就被狄青旗开得胜的消息糊了一脸。
苏轼:“……哦。”
输给它,还真是不服气不行。
云州地处于大宋最北端,俨然是收复大业的最前线。送到汴京、刊载上报的军情,苏轼的手中自然也有一份。他不得不承认,如果是这个消息的话,他的美食文确实对打不过。
甚至未来修史书时,也得为这事单开一页,成为官家在位年表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唉,谁让狄青表现得神勇异常,不仅正面击溃打散了辽军的骑兵,一举发兵全面攻下了朔州、应州、和武州外,还借机发兵往莫州、涿州。瀛洲等数地。 ↑返回顶部↑
好在苏轸似乎有自己的事在忙,也主动写了信,说自己要留在汴京一阵子,让他在云州照顾好自己。
“可恶,这一点不……”
“公平”两个字,苏轼在喉咙滚了几圈,怎么也说不出口。殿下那是什么活?打仗。稍不留神就是要掉脑袋的。他充其量是忙了点而已。
但要苏轼承认自己技不如人(扶苏:我也没想跟你比吧?),也决计不可能。他鼓着脸颊、捏着报纸沉思了一会儿。终于下定决心:“那我也写一篇文章好了。”
“写什么好呢?”
可惜无论是什么内容,下一期《求知报》的头条都不会属于他了。
因为,狄青前线大胜辽军的消息,正拍着马日夜疾驰,向汴京驶去。
-----------------------
作者有话说:日六失败,因为家里水管突然坏了[裂开]大悲
第142章
先说苏轼, 因为云州曾因造反导致官府系统瘫痪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新选上任的官员们到了封地时,都加班加点了好一阵子, 用来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也幸好众人到任后时值春日, 正是一年农耕农忙的时节,云州的家家户户都在田地里劳作, 刑狱事务陡然减轻了许多。不然, 恐怕会遭遇更加可怕的加班地狱。
在这样的前提下,还能指望苏轼能有什么奇思妙想、发明创造呢?他握着笔, 绞尽脑汁思考一番, 仍然不知道该写什么。最后干脆什么也不想,掏出了自己的老本行——美食文!
苏轼第一次写文章写的是荔枝, 荔枝干还是扶苏捎给他的呢。他写完后给杨安国一看, 杨安国对题材大为光火,却对内容爱不释手。
从那时候起, 苏轼就知道自己很有写美食的天赋,还一度颇为自得呢。只是后来, 他追随好友赵小郎的脚步参加了科举, 运笔时多写策论和公文。在《求知报》时倒有了空间, 可惜主编兼上司是王安石,没给他发挥的机会。
但云州给的机会就多了,那么多大宋闻所未闻的美食呢。光是用来招待扶苏一人还不够, 怎么能不写点文章, 让大家都知道。
听说更北的山前七州, 美味的更多。幽州冀州那一片,甚至有吃驴肉的风俗。他们把驴肉切得碎碎薄薄的,过一道油之后夹在白面儿烙的饼子里, 让白面饼沾染上肉的香气。咬一口下去,暄软又劲道,口感简直绝了!
苏轼写得自己口水险些流了出来,写字的手挥舞得愈发快了——写美食文的精髓,不就是馋到自己的同时馋到别人吗?他这篇文章可一定要馋倒一大片人,好让大家收复幽冀两州的念头坚定一点,再坚定一点,嘿嘿。
苏轼满怀着期盼的念头,把投稿寄回了汴京的《求知报》编辑部。自己怎么说也是在任四年的前任编辑,应该还是有点面子的吧?
结果下一期报纸拿到手里,封面扫了一眼,却没发现自己的名字。再仔看一遍,还是没有。
苏轼:“!?”
天塌了,怎么回事?落选了?
沈括,你未免太不近人情!
苏轼和沈括还有些私交,在发现自己落选的那一刻,心里去信谴责他的草稿都打好了。他满怀着愤懑不平之情,想看看是什么神仙文章把自己挤掉,就被狄青旗开得胜的消息糊了一脸。
苏轼:“……哦。”
输给它,还真是不服气不行。
云州地处于大宋最北端,俨然是收复大业的最前线。送到汴京、刊载上报的军情,苏轼的手中自然也有一份。他不得不承认,如果是这个消息的话,他的美食文确实对打不过。
甚至未来修史书时,也得为这事单开一页,成为官家在位年表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唉,谁让狄青表现得神勇异常,不仅正面击溃打散了辽军的骑兵,一举发兵全面攻下了朔州、应州、和武州外,还借机发兵往莫州、涿州。瀛洲等数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