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2 / 3)
徐管事半饧着眼瞧了半天,说:“老身眼花,看不清,还是含玉姑娘来看吧!”
“我虽然没有眼花,也识字,可我毕竟不是中原人,所认识的汉字并不多,根本就看不懂这上边写的什么。”
这下可把这几人又给难住了,最后还是徐管事提议,将这些纸张都带回客栈,找个识字的人认一认不就真相大白了吗?
几人一致同意如此行动,正准备把这木箱子带走时,身后不知何时来了人,正是方才离开的小哥,他质问道:“你们几个为何要偷我的东西?”
含玉尴尬一笑,解释道:“不是偷,是借,既然不是什么贵重的钱财珠宝,大哥你能不能借我们几日?用完了就立马送还
给你。”
“什么偷?什么借的?我的东西不许任何人触碰,快还给我!”
小哥上手去抢徐管事怀里的木箱子,不料被辛大的剑锋挡住,不许他靠近。
辛大理直气壮地说道:“都已经好声好气的向你借了,没想到你竟如此蛮横不讲理?我的剑可是不长眼的,你若敢上前一步,当心我对你不客气哦!”
“你们都是些什么人呐?怎么一个个跟强盗悍匪似的,抢人家东西还有理了吗?不给你们就要杀人灭口了吗?”
“我就要抢你,就要灭口了,你奈我何?”
辛大这支愣起来的模样还真像那山上的悍匪,五大三粗的身躯令人望而却步,再加上手中的剑,可把小哥给吓哭了。
含玉喝令辛大莫要对人不敬,毕竟是他们拿人家的东西在先,怎么可以做出这些蛮横无理的事呢?
她让辛大将这位小哥还有那木箱子一同带回客栈去,几个人坐下来一起协商协商。
回到客栈后,那位小哥一直脸色不悦,不愿对字画做任何解释,直到含玉对他说出白茹恩的名字时,那小哥的脸上露出讶异的神色。
他惊问道:“你们是从上京城来的人?和江南白家是何关系?”
含玉从此人的神色便可猜出那些字画一定就是白茹恩留下来的来,虽不确定此人和白家的关系,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他在帮白茹恩保护着那些字画,否则也不会将那个木箱藏进枯井之中。
她将殷景龙和白家的关系一一道出,那小哥竟然没有感到意外,像是早就猜到了会有人来找他取回那些字画一样。
小哥说道:“我叫李丘,本姓白,是白家的旁支子弟,算得是白茹恩的远房堂侄,自从白茹恩出事以后,我们这些白家子弟为了避免牵扯祸端,都改了姓名,你所见的那些书画的确是白茹恩留下来的遗物。”
“那真是太巧了,没想到一来到杏林村就找到了白家的人”,辛大就刚才的无礼之举向白丘道歉。
含玉对此仍旧存疑:“既然怕牵扯祸端,为何你们不和当年的赖家一样离开此处,另寻一处静谧之地隐姓埋名生活下去?”
白丘扶首慨叹,此事说来话长。
第61章
在白茹恩去世后不久,白澈在整理遗物的时候发现了这些书信,可惜的是他没能替爱女讨回公道就草草病逝了。
白澈病重时,床前无一亲属,唯有一个同样住在杏林村的远房堂侄来看望过他,那人正是白丘的父亲。
白丘和他父亲是白家祖上的一个旁支血脉,他们一家子也在江南一带做生意,只是家业比不上白澈他们这一支,因为祖上沾着点亲,白澈时常帮衬着他们家的生意,两家素来也一直都有来往。
因此在白家彻底没落之后,也就只有白丘和他父亲愿意在他临终前去看望他一眼,当时白澈就提及自己未了的心愿就是帮女儿伸冤。
白澈将书信一事告诉了白丘的父亲,他深知自己这辈子已经走到了尽头,没有机会再为白茹恩的事奔波,但他相信白茹恩留下的血脉在知晓生母死亡真相后不会坐视不理。
于是他将这些书信交与白丘父亲保管,告诉他,若干年后,如果有京城的人来,切莫要小心,除了他那两位小外孙的人,其余人都不可信,否则只怕会给他们带来杀身之祸。
白丘和父亲谨记在心,恪守这个秘密多年,直到含玉他们来杏林村寻找白家老宅时,他才隐约猜到这些人的身份很可能和白茹恩有关。 ↑返回顶部↑
“我虽然没有眼花,也识字,可我毕竟不是中原人,所认识的汉字并不多,根本就看不懂这上边写的什么。”
这下可把这几人又给难住了,最后还是徐管事提议,将这些纸张都带回客栈,找个识字的人认一认不就真相大白了吗?
几人一致同意如此行动,正准备把这木箱子带走时,身后不知何时来了人,正是方才离开的小哥,他质问道:“你们几个为何要偷我的东西?”
含玉尴尬一笑,解释道:“不是偷,是借,既然不是什么贵重的钱财珠宝,大哥你能不能借我们几日?用完了就立马送还
给你。”
“什么偷?什么借的?我的东西不许任何人触碰,快还给我!”
小哥上手去抢徐管事怀里的木箱子,不料被辛大的剑锋挡住,不许他靠近。
辛大理直气壮地说道:“都已经好声好气的向你借了,没想到你竟如此蛮横不讲理?我的剑可是不长眼的,你若敢上前一步,当心我对你不客气哦!”
“你们都是些什么人呐?怎么一个个跟强盗悍匪似的,抢人家东西还有理了吗?不给你们就要杀人灭口了吗?”
“我就要抢你,就要灭口了,你奈我何?”
辛大这支愣起来的模样还真像那山上的悍匪,五大三粗的身躯令人望而却步,再加上手中的剑,可把小哥给吓哭了。
含玉喝令辛大莫要对人不敬,毕竟是他们拿人家的东西在先,怎么可以做出这些蛮横无理的事呢?
她让辛大将这位小哥还有那木箱子一同带回客栈去,几个人坐下来一起协商协商。
回到客栈后,那位小哥一直脸色不悦,不愿对字画做任何解释,直到含玉对他说出白茹恩的名字时,那小哥的脸上露出讶异的神色。
他惊问道:“你们是从上京城来的人?和江南白家是何关系?”
含玉从此人的神色便可猜出那些字画一定就是白茹恩留下来的来,虽不确定此人和白家的关系,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他在帮白茹恩保护着那些字画,否则也不会将那个木箱藏进枯井之中。
她将殷景龙和白家的关系一一道出,那小哥竟然没有感到意外,像是早就猜到了会有人来找他取回那些字画一样。
小哥说道:“我叫李丘,本姓白,是白家的旁支子弟,算得是白茹恩的远房堂侄,自从白茹恩出事以后,我们这些白家子弟为了避免牵扯祸端,都改了姓名,你所见的那些书画的确是白茹恩留下来的遗物。”
“那真是太巧了,没想到一来到杏林村就找到了白家的人”,辛大就刚才的无礼之举向白丘道歉。
含玉对此仍旧存疑:“既然怕牵扯祸端,为何你们不和当年的赖家一样离开此处,另寻一处静谧之地隐姓埋名生活下去?”
白丘扶首慨叹,此事说来话长。
第61章
在白茹恩去世后不久,白澈在整理遗物的时候发现了这些书信,可惜的是他没能替爱女讨回公道就草草病逝了。
白澈病重时,床前无一亲属,唯有一个同样住在杏林村的远房堂侄来看望过他,那人正是白丘的父亲。
白丘和他父亲是白家祖上的一个旁支血脉,他们一家子也在江南一带做生意,只是家业比不上白澈他们这一支,因为祖上沾着点亲,白澈时常帮衬着他们家的生意,两家素来也一直都有来往。
因此在白家彻底没落之后,也就只有白丘和他父亲愿意在他临终前去看望他一眼,当时白澈就提及自己未了的心愿就是帮女儿伸冤。
白澈将书信一事告诉了白丘的父亲,他深知自己这辈子已经走到了尽头,没有机会再为白茹恩的事奔波,但他相信白茹恩留下的血脉在知晓生母死亡真相后不会坐视不理。
于是他将这些书信交与白丘父亲保管,告诉他,若干年后,如果有京城的人来,切莫要小心,除了他那两位小外孙的人,其余人都不可信,否则只怕会给他们带来杀身之祸。
白丘和父亲谨记在心,恪守这个秘密多年,直到含玉他们来杏林村寻找白家老宅时,他才隐约猜到这些人的身份很可能和白茹恩有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