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愿为老师鞍前马后,肝脑涂地。”
  宋幼安大有破釜沉舟之意,前世今生境地都不好过,但好在已经成功过一次,拿着剧本总好比摸着石头过河好。
  “肝脑涂地,我不愿意,”宁纤筠注视宋幼安,似乎要将她的音容笑貌揉进骨血,“先好好活着。”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宁纤筠缓缓,向宋幼安发出永不背叛的邀约,她的目光深邃,直至穿透眼前人后,望向更深处,“幼安,你我无隐,愿他年青简同编,你我名姓,可归骨泉壤。”
  削我半姓,为卿注脚。
  多少雄心壮志都抵不上此间情状,青梅煮酒,把酒问月。
  “娘娘,可否为我再度添妆?”宋幼安灼灼,心跳如鼓,同时诚挚道,“走来窗下笑相扶,画眉深浅入时无?”
  她们二人随即相识一笑,笑谈付情切。
  宁纤筠万分安静,唇色逐渐泛白,可又开始温柔,水中月镜中花,轻易不敢让人触碰,怕手一松,便淡了。
  现在宁知弦和你都还活着,她再也不用去奠一坛新雪埋的酒,空留她一个未亡人。
  天光欲亮,也该扫尘迎客,马车辘辘而来,如同磨刀声,在空寂的街道里愈传愈远。
  第18章 同骑
  宁知弦凯旋而归的消息很快传来,宋幼安早在上京城外的十里长亭等候。
  高山水远,终有归期。
  宁知弦远远就看见亭子里有人等候,待看清楚是谁后,心下一喜,刚要对随行的白行简说什么,就被对方打断。
  白行简露出一个了然的笑容:“小子去吧。”
  他们都是过来人,更何况他和宁知弦的父辈们相交甚笃,自然对这小子关切有加,只是可惜,不能将自家未出阁的女儿介绍给宁知弦了。
  匈奴一战,宁知弦潜力非凡,定能让镇国公府再现荣光。
  宁知弦得令,身上还着银色软甲,缰绳一勒,马儿四蹄撒开奔向远方,红色的束发带更是大放身手,在空中不住的热烈飞扬。
  “幼安——”宁知弦高声,喜悦溢于言表,“我打赢了——”
  姑姑信中说,圣上要给她封一个大的。
  十六岁的少年将军,即将在上京城炙手可热。
  长亭雅致,高高翘起的四角落上雀鸟,霎时扑棱翅膀飞走。四周林木绵延,不远处还有静溪小谭,登时添上几丝幽微韵味。
  宋幼安看着飞驰而来的宁知弦,日光披洒在她身上,镀上一层柔和光晕,实在是俊美得过分,疏色浅淡,丹青难绘。
  少年纵马赴春行,花溅气溢凌秋香,说得便是此情此景。
  临快到长亭的点,宁知弦拉紧笼头,好让马儿停下,她毫不费劲地从马身上翻身跃下,指尖衣角都是冷的,从宋幼安脸上拂过。
  北疆的风,看来很是寒凉。
  宋幼安伸手去够宁知弦的指尖,感受内里的每一寸温度。
  “今儿怎么知道我会回来,”宁知弦弯腰,眼里雀跃着,“莫不是姑姑告诉你的。”
  她说得不错,的确是宁纤筠信中告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