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更何况,大昭如今深受匈奴纷扰,朝廷也是用人之际,若是他入了军营,总比文官升的快,他可以成为姑姑的一个依仗。
  徐临璋不讶然于宁知弦的回答:“我不在的时候,照顾好自己。”
  还有照顾好——
  那人的名字他不愿说,还是堵在心里算了。
  “有的事情不必理会,专注做好自己。”
  徐临璋指得是京都的那些流言,他比宁知弦大几岁,有的事情提前经历过,对他而言如废纸一般,毫无作用,但对宁知弦不一样。
  少年心性总归会受些影响。
  “我不会在意的,”宁知弦终于将石子踢入水中,石子入水泛起阵阵涟漪,“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我会走一条怎样的路。”
  一条没有归期的道路。
  他淡然着,有些平静还有些冷漠。
  有时甚至在梦中也会反复推演,在他看来,马背上的将军死在马背上是最为不错的结局,流不光的血,看不清的尸体碎块,嘶叫着朝他扑过来。
  他不该害怕,也不该懦弱。
  他应该向前。
  但看起来似乎不是这样,一时间让他难以接受,可久了终究也是回归于起点。
  “介安兄,”宁知弦又笑了,不过太浅,很快又被翻涌上来的苦意遮掩,他有些期盼,“我们还能再见面吗?”
  车马颠簸,书信虽有,却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抵达。人一旦分开,相隔两地,没那么容易再聚。
  徐临璋避开和宁知弦对视,气氛压下来,他不太擅长外露自己的情感,少有的失态。
  “会有机会的。”
  有着这么一句承诺。宁知弦掏出小刀,半跪,小腿压在地上,干脆利落割下自己一小片衣摆,随即递给徐临璋。
  割袍并非断义,而为续义。
  “也祝愿我宁子瞻大破匈奴,终有建功立业那一日,”宁知弦目光灼灼,“此去前行,不问归期。”
  不问归期,再无归期。你是这么想的吗。
  宋幼安捂住胸口那颗怦怦跳动的心脏,缓缓坐下去,砖瓦隔着薄薄衣料抵住她的腿腹,有些凉还有些疼。
  宁知弦死得时候她才十四出头,她不认那件事罢了,由着这层缘故,从蛛丝马迹之中敲出不少线索来。
  那份奏疏早就呈给了宁纤筠,线索直指太原霍氏。
  她临死前藏在青砖之下的,是份假奏折,专程送给细作看的。
  求死之事,宁纤筠并不知。宋幼安也是这样的人,做下的决定再也不会更改,即便有些害怕。
  接下来该怎么办呢,她细细思量起来,定元节后,宁纤筠和当今圣上曾化名一同游玩香积寺,宁纤筠为护圣上而遭遇刺。
  是个很好的机遇。
  首先应该去一趟魏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