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病弱将军后(双重生) 第25节(3 / 4)
听闻这位杨公公虽然还算不上最有权势的大太监,但是却一直在御书房为皇帝点灯磨墨,说不定所知的事情,比大太监们更多几分。
加之皇上这次还要派这位杨公公做监军,也总得先通个气才行。
“杨公公从宫中来此,一路劳顿,喝杯茶再回宫吧。”杜毓文笑着说,杨文秀点了点头,“那咱家就谢过武成侯这杯茶了。”
杨文秀听闻过武成侯府的名声,说是依山傍水风景秀美,今日来了,倒是说的也没错,只是府内的器物摆件少的很,虽说这样反而古朴大方,但是未免失之清寒,不够富丽,配不上武成侯的身份。
书房之中两个人坐定了,茶具与茶都不是什么名品,但是味道也是不错,杨文秀眯起了眼睛打量着传闻中的这个人,他师父曾经教过他些相人之术,不过往往人年过了三十,相由心生开始方得见效,他也没怎么试验过。
这个青年的模样倒是没有想象中那么锋利乖张,杜毓文甚至可以说有一副柔和安详的相貌,加之受了这些日子的波折磨难,身型显得单薄而削瘦,然而坐在那里时却是自然而然的肩背笔直,令杨文秀暗暗地心惊。
“咱家虽然是随着武成侯做监军,但是对兵法军事一窍不通,陛下下旨让咱家跟武成侯去,主要是怕武成侯的病没人照应,”杨文秀喝了口茶,说道,“陛下对勉强武成侯带病出征的事,心里也很过不去。”
“国家有难,食君之禄死君之事,下官哪有推脱的道理。”杜毓文不疾不徐地说,看来杨文秀是摆明了态度,不会在自己的画策上指手画脚,但是也不能让自己和什么旧部大倒苦水,心怀不轨。
不过只要不是干涉他做事的,其他那些他也没什么所谓,如果那些隐秘的事情被散播出去了,胡人拿着这个做文章,吃亏的还是中原,
他自己的事情,他还是能忍耐的
更何况就算胡人大做文章,这些报应也报应不到皇帝头上,说不定他南渡长江偏安江南,下半辈子依旧是荣华富贵锦衣玉食,不论如何受苦的只有百姓而已。
然而杜毓文这辈子,最蒙恩深重的就是百姓。
不论是年幼时的相邻,还是征战时劳军帮忙的燕云人,想到那些人会替那个龙椅上的男人受过,是他光是想象一下就觉得恶心无比,无论如何也不想看到的。
所以他这仗依旧会用心打,拼尽一切的去胜利。
杨文秀在心里长长叹了口气,不得不说,武成侯可能是最难对付的那种人。
看他这样子,最关心的莫过于自己和皇帝会对他做事干涉多少,摆明了最在意的还是这场仗能不能赢,能不能尽量赢得漂亮。
他真的不恨么,不恨皇帝对他的折磨么?
听说武成侯被折磨了的太狠,已是形同废人,他也验证了这一点,然而如今委派给他任务,他却只想着尽善尽美地做。
这人恐怕真的是最难对付的那种,不能诱之以利,也不能挟之以死的纯臣。
杨文秀知道这种人难以利用,他很多同僚最讨厌的就是这种人。
然而他虽然嘴上这么说,也的确觉得遇上了这种人是个大麻烦。
但是他的确在心底敬服他们。
若是没有这种人,他们也不能在那里肆无忌惮的勾心斗角,渔利渔名,反过来还要踩一脚他们愚蠢不识时务,未免恩将仇报,不知道愚蠢的是谁。
不过这也说明,只要自己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徒,武成侯也不会成为自己的敌人。
“只是下官如今新婚,”杜毓文淡淡地说,“陛下可曾对公主有什么安排么?”
杨文秀闻言心中一喜,“公主可愿随武成侯一起前往赴任么?”
“不知道公主能否受得了辛苦。”杨文秀说,静静地观察着杜毓文的脸色,他似乎找到了可以卖武成侯人情的地方了。
听皇帝的话外之音,大概是表示公主独守空房算不得什么大的牺牲,而且听闻皇上下令把栖鸾阁收拾洒扫一番,大概是打算把公主迎回宫中的。
但是他并未明说。
他只是说公主是他的女儿,为了国家做多大的牺牲都是她应该的。 ↑返回顶部↑
加之皇上这次还要派这位杨公公做监军,也总得先通个气才行。
“杨公公从宫中来此,一路劳顿,喝杯茶再回宫吧。”杜毓文笑着说,杨文秀点了点头,“那咱家就谢过武成侯这杯茶了。”
杨文秀听闻过武成侯府的名声,说是依山傍水风景秀美,今日来了,倒是说的也没错,只是府内的器物摆件少的很,虽说这样反而古朴大方,但是未免失之清寒,不够富丽,配不上武成侯的身份。
书房之中两个人坐定了,茶具与茶都不是什么名品,但是味道也是不错,杨文秀眯起了眼睛打量着传闻中的这个人,他师父曾经教过他些相人之术,不过往往人年过了三十,相由心生开始方得见效,他也没怎么试验过。
这个青年的模样倒是没有想象中那么锋利乖张,杜毓文甚至可以说有一副柔和安详的相貌,加之受了这些日子的波折磨难,身型显得单薄而削瘦,然而坐在那里时却是自然而然的肩背笔直,令杨文秀暗暗地心惊。
“咱家虽然是随着武成侯做监军,但是对兵法军事一窍不通,陛下下旨让咱家跟武成侯去,主要是怕武成侯的病没人照应,”杨文秀喝了口茶,说道,“陛下对勉强武成侯带病出征的事,心里也很过不去。”
“国家有难,食君之禄死君之事,下官哪有推脱的道理。”杜毓文不疾不徐地说,看来杨文秀是摆明了态度,不会在自己的画策上指手画脚,但是也不能让自己和什么旧部大倒苦水,心怀不轨。
不过只要不是干涉他做事的,其他那些他也没什么所谓,如果那些隐秘的事情被散播出去了,胡人拿着这个做文章,吃亏的还是中原,
他自己的事情,他还是能忍耐的
更何况就算胡人大做文章,这些报应也报应不到皇帝头上,说不定他南渡长江偏安江南,下半辈子依旧是荣华富贵锦衣玉食,不论如何受苦的只有百姓而已。
然而杜毓文这辈子,最蒙恩深重的就是百姓。
不论是年幼时的相邻,还是征战时劳军帮忙的燕云人,想到那些人会替那个龙椅上的男人受过,是他光是想象一下就觉得恶心无比,无论如何也不想看到的。
所以他这仗依旧会用心打,拼尽一切的去胜利。
杨文秀在心里长长叹了口气,不得不说,武成侯可能是最难对付的那种人。
看他这样子,最关心的莫过于自己和皇帝会对他做事干涉多少,摆明了最在意的还是这场仗能不能赢,能不能尽量赢得漂亮。
他真的不恨么,不恨皇帝对他的折磨么?
听说武成侯被折磨了的太狠,已是形同废人,他也验证了这一点,然而如今委派给他任务,他却只想着尽善尽美地做。
这人恐怕真的是最难对付的那种,不能诱之以利,也不能挟之以死的纯臣。
杨文秀知道这种人难以利用,他很多同僚最讨厌的就是这种人。
然而他虽然嘴上这么说,也的确觉得遇上了这种人是个大麻烦。
但是他的确在心底敬服他们。
若是没有这种人,他们也不能在那里肆无忌惮的勾心斗角,渔利渔名,反过来还要踩一脚他们愚蠢不识时务,未免恩将仇报,不知道愚蠢的是谁。
不过这也说明,只要自己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徒,武成侯也不会成为自己的敌人。
“只是下官如今新婚,”杜毓文淡淡地说,“陛下可曾对公主有什么安排么?”
杨文秀闻言心中一喜,“公主可愿随武成侯一起前往赴任么?”
“不知道公主能否受得了辛苦。”杨文秀说,静静地观察着杜毓文的脸色,他似乎找到了可以卖武成侯人情的地方了。
听皇帝的话外之音,大概是表示公主独守空房算不得什么大的牺牲,而且听闻皇上下令把栖鸾阁收拾洒扫一番,大概是打算把公主迎回宫中的。
但是他并未明说。
他只是说公主是他的女儿,为了国家做多大的牺牲都是她应该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