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言出了门,天色已经沉下,厨房前头王大勇正在劈柴,见赵言从厢房出来,道了声:“放屋里洗,水打好了。”
  因为来的匆忙,加上王大勇不爱说话,赵言便没怎么和这个老实巴交的猎户说过话。
  赵言点了点头,先把碗端进去洗了洗,再出来的时候王大勇已经把柴火看好了,码的整整齐齐,用一个大背篓背着,看着是要出门的样子。
  “那个,王大哥,我有点事情想和你说。”
  王大勇准备去小王寨村东头的刘地主家里送柴,听见赵言说了一句,把柴火放下,“怎么了?”
  赵言:“那个……”
  赵言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和王大勇开口,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作揖,态度之诚恳:“不满王大哥,我和阑兄二人确实有很重要的事情想要拜托你……事情是这样的。”
  赵言将自己和赵承的事情简单和王大勇说了一下,并且说清楚了自己此时的处境,但并未提及雍少阑交代的话,把选择的主动权交给王大勇,请他帮自己找个能在小王寨藏身的地方,和送信的事情。
  “总之,还请王大哥帮帮在下。”
  说罢,赵言掀开衣袍,准备给王大勇磕个头,结果老实巴交的猎户蓦地攥住了赵言的胳膊,将他拉了起来,沉沉道:“俺不识字,你说的这些事情俺做不了主,你等俺出去一趟,晚些回来再回复你。”
  赵言见有希望,由心一笑,“多谢王大哥!”
  雍少阑在厢房门后,将赵言的话听了个仔细。
  ……
  赵言和王大勇说罢,将那些金子做的纽扣拿给了王大勇,王大勇也没拒绝,带着几个金扣子和一背篓的柴火,出了门。
  本来王大勇准备先去刘地主家送柴火的,但有了赵言交代的事情,他便拐了个弯,去了住在小王寨王家祠堂边上的王教谕家里。
  王教谕的称谓来源于他之前的官职,今年已有八十,本是知南县教谕,后因为一些事情退了下来,生在先朝,是小王寨为数不多识字的人,在小王寨颇有声望。
  因为有声望,所以小王寨的村民,一般有了什么事儿决策不了,都会去找王教谕问个清楚,判个公平。前几个月,朝廷的七皇子说要在关阳一带修学堂,百城因为挨着关阳镇,也沾了光,小王寨的学堂就是王教谕和朝廷的人一手操办的。
  王大勇先去了祠堂,拜了拜,走到王教谕家里的时候,他正和在家里坐着,拿着一本三字经教几个小娃娃认字。
  王教谕见王大勇进门,还背着一背篓的柴,便知道他这是要去刘地主家,打趣问:“你这笨小子,莫不是天黑走错了路,那刘小姐家可是在村那头。”
  王大勇抿唇不说话,把身上的背篓卸下来,将一小部分的柴拿出来,放到了王教谕的厨房里,出来后才喃喃道:“王叔,俺有大事儿要和你商量。”
  王教谕见王大勇好似真有事儿,又觉得他一个光棍能有什么大事,左右不过是为了一桩成不了了姻缘,“哼,要还是娶刘家姑娘的事儿,我老头子便帮不了你,走吧走吧。”
  王大勇摇摇头,“不是,是小事……也不小,反正俺拿不来主意的事儿。”
  王教谕见他来了真,便也上心了,拿了几块糖打发了几个稚儿,等院子里没了人,才问:“到底是那个事儿?”
  “官府正在抓的七皇子和什么雍王,被俺捡回家了。”王大勇沉沉道:“他们要俺帮忙,俺拿不定主意。”
  说罢,王大勇把几个金纽扣给王教谕看了一眼:“还给了俺好东西。”
  王教谕一看那做工精细的金扣子,那工艺造不了假,非是玉京的达官显贵可用不上,王教谕险些一口气儿没上来:“天菩萨……你可莫要骗老夫啊?!”
  ……
  王大勇离开之后,赵言把厨房的碗筷收拾了一下,便回房间照顾雍少阑去了。只是甫一进门,便看见雍少阑站在门后,吓了赵言一跳:“你怎么下床了?赶紧回去休息,事情我都和王大哥说了。”
  雍少阑垂了垂睫,没说什么,听赵言的话返回到床上。
  “你放心吧,我觉得王大哥会帮咱们的,就是……”赵言跟着雍少阑走到床前,一屁股坐在床边,认真道:“就是我也担心,咱们会不会连累小王寨的百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