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女侯 第13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人说,过去泰帝制造出的一个神鼎象征统一,黄帝的三个宝鼎象征天地人,大禹时收集九洲的铜,铸成九鼎,这些都是盛世明主,故而出现宝鼎。等到周末时期,世德衰败,礼崩乐坏,宝鼎沦没,一直没有现世。而现在,宝鼎重新显世,这证明什么啊?!
  证明陛下受命于天,大汉盛世明主。
  这些极尽直白的赞美之词说到了刘彻心坎上。
  但他们这还只算是保守派。
  激进派认为,从前神仙没有给任何君主赠下高产的粮种,即使是周武王伐纣时,最多也就只有一条大白鱼蹦到了他的船上,而我的陛下,您可是有仙镜宝鼎和玉黍足足三件仙物啊!是自古以来神仙最看好的君王。
  所以我们不光要举办封禅典礼,还要把这个典礼办得特别隆重、特别盛大,方显我大汉之威。
  和秦朝时那句“德高三皇,功盖五帝”的区别就是,一个直白,一个委婉。
  还有没有更激进的?
  有的,有的。
  有人建议让周围这些国家也都派来使者来参观封禅仪式,感受汉之强大。
  建议的很好,不过刘彻没有接受这个建议。
  虽然他很喜欢被万国使者簇拥朝拜的感觉,但封禅是我们汉人自己的事情,让那些彩色头发的蛮夷来做什么?
  被大臣们赞美一通后,刘彻过足了瘾,接下来就该商讨正事了。
  于是汇集公卿百官们的议论,商讨封禅大典事宜,赞美的时候滔滔不绝,可真开始商讨细节,众人却集体沉默,那些每日沉迷于经史子集中的博士们还好,勉强能说上几句,但也只是几句,多了肚子里就没货了。
  武官对此,那更是一窍不通了。
  倒不是说他们不重视此事,实在是封禅仪式的细节都被各朝王室封藏起来秘而不宣,世人无法知晓并记录,上一个封禅的还是周成王,距离现在已有七百多年,具体流程和细节早已旷废灭绝,复原难度可想而知。
  更不能直接用秦始皇封禅时的仪式。
  因为他根本就没用古代君王封禅的仪式。
  a博士说封禅仪式应该这样,b博士说应该那样,c博士说你们都错了,应该怎么怎么样,众多议论各不相同,而且经常左右脑互搏,难以实行,所以秦始皇干脆没有使用任何儒生的建议,只是让人把泰山上的路修理、打扫一下,就直接去登顶泰山了。
  但秦始皇也不是什么都没做。
  他在泰山上立了个歌颂自己功德的碑。
  那时候奉行法家,封禅不走流程倒还能理解,可现在尊崇儒家,必须按礼祭祀,将详细的流程都一一复原出来并采用。
  武官试图找些存在感,有人上奏若实在无法复原,不如就用雍地祭祀时的流程吧。
  这怎么行呢?!博士们纷纷对此表示斥责,但真要让他们拿出来个具体章程……
  那还真拿不出来。
  这都七百多年了,总不能让他们敬请先人下凡将此事同自己细细说……好像还真能!
  他们有点仙界的人脉啊。
  即使没有抬头,闻棠也能感受到满朝文武的目光全部都朝自己投射过来。
  刘彻:“大行对此有何看法?”
  当了一辈子皇帝的刘彻这次试图当关系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