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2 / 3)
光影交迭,十七岁时那个眉眼张扬的他,忽然就坐在了那个位置上。她觉得自己好像回到了高中教室,讲台上老师的声音嗡嗡作响,而身旁的少年正低着头,偷偷在课桌底下玩她的手指。
记忆里的他似乎总是这样守在她身边。
尤其是在他们那场被称作“恋爱实验”的交往初期。
沉知周最开始其实是有些隐隐的担心的。江寻的家世摆在那儿,从小到大想必都是在众星捧月里长大的,人又聪明,做事向来随心所欲。和他这样的人谈恋爱,会不会被他那些难搞的少爷脾气来回折腾?
可后来她发现,自己的担忧完全是多虑了。
在实验开始后的第二天,两个人第一次以男女朋友的身份约着去晚自习。
她晚自习习惯安安静静地做题,不受打扰。江寻就不会像以前坐后排时那样,拿笔戳她后背问问题,或者扔纸条讲冷笑话。
可等她做完一套卷子,一抬头,往往能看到桌角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杯温水。
而那个本该坐在她后座的男生,则不知道什么时候跑到了最后一排的座位上,正趴着桌子蒙头大睡。可只要她这边一有动静,哪怕只是换本书,都能看见他立刻就会抬起头,睡眼惺忪地看过来。
沉知周发现,自己原本计划中那些准备在“实验”期满后用来分手的挑剔理由,诸如“我们性格不搭”、“你太吵了影响我学习”之类的话,一条也没办法成立。
就这样日复一日,一个月的时间匆匆过完。
中期联考前是中秋假,他们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江寻将书包一扔,“你在这儿等我一会儿。”说着就朝远处花店跑去,“那儿应该有花卖。我寻思着老吴一个孤寡老人没人送也没人惦记挺糟心的。”
沉知周掂着两人沉甸甸的书包站在原地发呆,“糟心的”从一个整洁体面的好学生口中说,竟有些奇异的俏皮。
等了一小会儿就见到男生拎回来一大簇水仙花与百合,还抱着一颗大柚子。柚子最前端别了一张小卡片“老吴,中秋快乐。”他问沉知周自己字是不是写的有点丑。
她忽然有点动心,也不确定是为了花还是这句话,又或者都有。
渐渐地,沉知周终于没那么戒备,愿意对他敞开一条小小的缝隙了。
中期考试第二天那个下午,他们难得逃了一节自习课,坐在操场无人的看台高处。夕阳把天空染成一片绚烂的橘红,风吹过空旷的塑胶跑道,带来夏末独有的草木气息。
“所以你爸想让你毕业以后去读金融?”沉知周问。
“他是这么想,”江寻一只胳膊搭在腿上,模仿起他爸那套语气“一个好的企业,总需要一个能掌控它的头脑,而不是一个躲在实验室的怪人。”
沉知周没说话,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逻辑。江寻这样的家庭情况,这种安排也合情合理。他足够聪明,学金融也会是顶尖的那一拨人。
“那你自己呢?“ 她问。
“目前嘛,”江寻歪着头想了想,“我想把量子计算模型的这套公式推到头。你看那个盖尔曼,从搞夸克到研究复杂系统和可持续性,牛逼疯了。”
“那是你觉得他牛逼,”沉知周看着跳动的树叶,“别人未必。我听过一些经济系的课,他们认为,从金融体系上来讲,博弈论对社会运行秩序的解释远在粒子物理的公式之上 。“
江寻笑了,“你看,问题就在这儿。绝大部分的所谓选择,都是基于已有经验或者外部评价,能选择最本质热爱的少之又少。“
两个人话题逐渐打开 。沉知主第一次在他面前主动说了许多话,她提到了自己的父亲,提到她想继承父亲的夙愿,也坦陈自己常因对科学近乎宗教般的执念,被人看作是个无趣的人。
江寻只是安静地听,没有露出丝毫的惊讶,更没有评判。
他说,“沉知周,你和那些人都不同。”
“哪里不同?”
“你从来都明确地知道,自己不需要那些无聊的喝彩。”江寻盯着她,语气认真得让她莫名紧张,“你不需要谁来告诉你对不对,方向在哪。你想做的事,十年二十年也会去做。这是最牛逼的一件事。”
那一刻,沉知周明白她最初对江寻的好感从何而来。 ↑返回顶部↑
记忆里的他似乎总是这样守在她身边。
尤其是在他们那场被称作“恋爱实验”的交往初期。
沉知周最开始其实是有些隐隐的担心的。江寻的家世摆在那儿,从小到大想必都是在众星捧月里长大的,人又聪明,做事向来随心所欲。和他这样的人谈恋爱,会不会被他那些难搞的少爷脾气来回折腾?
可后来她发现,自己的担忧完全是多虑了。
在实验开始后的第二天,两个人第一次以男女朋友的身份约着去晚自习。
她晚自习习惯安安静静地做题,不受打扰。江寻就不会像以前坐后排时那样,拿笔戳她后背问问题,或者扔纸条讲冷笑话。
可等她做完一套卷子,一抬头,往往能看到桌角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杯温水。
而那个本该坐在她后座的男生,则不知道什么时候跑到了最后一排的座位上,正趴着桌子蒙头大睡。可只要她这边一有动静,哪怕只是换本书,都能看见他立刻就会抬起头,睡眼惺忪地看过来。
沉知周发现,自己原本计划中那些准备在“实验”期满后用来分手的挑剔理由,诸如“我们性格不搭”、“你太吵了影响我学习”之类的话,一条也没办法成立。
就这样日复一日,一个月的时间匆匆过完。
中期联考前是中秋假,他们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江寻将书包一扔,“你在这儿等我一会儿。”说着就朝远处花店跑去,“那儿应该有花卖。我寻思着老吴一个孤寡老人没人送也没人惦记挺糟心的。”
沉知周掂着两人沉甸甸的书包站在原地发呆,“糟心的”从一个整洁体面的好学生口中说,竟有些奇异的俏皮。
等了一小会儿就见到男生拎回来一大簇水仙花与百合,还抱着一颗大柚子。柚子最前端别了一张小卡片“老吴,中秋快乐。”他问沉知周自己字是不是写的有点丑。
她忽然有点动心,也不确定是为了花还是这句话,又或者都有。
渐渐地,沉知周终于没那么戒备,愿意对他敞开一条小小的缝隙了。
中期考试第二天那个下午,他们难得逃了一节自习课,坐在操场无人的看台高处。夕阳把天空染成一片绚烂的橘红,风吹过空旷的塑胶跑道,带来夏末独有的草木气息。
“所以你爸想让你毕业以后去读金融?”沉知周问。
“他是这么想,”江寻一只胳膊搭在腿上,模仿起他爸那套语气“一个好的企业,总需要一个能掌控它的头脑,而不是一个躲在实验室的怪人。”
沉知周没说话,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逻辑。江寻这样的家庭情况,这种安排也合情合理。他足够聪明,学金融也会是顶尖的那一拨人。
“那你自己呢?“ 她问。
“目前嘛,”江寻歪着头想了想,“我想把量子计算模型的这套公式推到头。你看那个盖尔曼,从搞夸克到研究复杂系统和可持续性,牛逼疯了。”
“那是你觉得他牛逼,”沉知周看着跳动的树叶,“别人未必。我听过一些经济系的课,他们认为,从金融体系上来讲,博弈论对社会运行秩序的解释远在粒子物理的公式之上 。“
江寻笑了,“你看,问题就在这儿。绝大部分的所谓选择,都是基于已有经验或者外部评价,能选择最本质热爱的少之又少。“
两个人话题逐渐打开 。沉知主第一次在他面前主动说了许多话,她提到了自己的父亲,提到她想继承父亲的夙愿,也坦陈自己常因对科学近乎宗教般的执念,被人看作是个无趣的人。
江寻只是安静地听,没有露出丝毫的惊讶,更没有评判。
他说,“沉知周,你和那些人都不同。”
“哪里不同?”
“你从来都明确地知道,自己不需要那些无聊的喝彩。”江寻盯着她,语气认真得让她莫名紧张,“你不需要谁来告诉你对不对,方向在哪。你想做的事,十年二十年也会去做。这是最牛逼的一件事。”
那一刻,沉知周明白她最初对江寻的好感从何而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