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剧透我是太宗 第6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正经呢,想培养什么样的?那群老家伙们能力不用担心,但是培养学生不一样,尤其是培养武将,马虎不得。”
  “忠君爱国,思想不歪,其他的,看他们的造化。”
  太上皇了然颔首,不再多问,直接就离开了北辰殿。
  是的,北辰殿。
  说是新帝住东宫,但没住到一个月,太上皇就带着太妃们搬到了前朝留下的行宫之中,景色还比皇宫里舒坦,若非武举一事,太上皇还嫌回来麻烦呢。
  如此,父慈子孝的天家美名,也都有了,可谓双全。
  看着太上皇潇洒的背景,姜衡不禁有些怀疑,提前继位,真的有必要吗?
  有的有的,包有的,在位时间能多好几年呢。
  当然,这是几十年后的事儿了,现在还有一堆要处理的事情呢,光是科举,就不仅是一个武举的问题。
  “东宁省与西域的考生,还没有能考到举人参加会试的,但毕竟是陛下登基的第一年,臣私以为,不能不顾两地的情绪。”
  “但若是破格录取,或者破格让其参与会试,他们可没有足够的实力让其他考生服气。”
  “且有一就有二,那以后的北蒙呢,不说北蒙,就是相对贫困的海南呢,若他们也要破格,朝廷怎么办?”
  就东宁省与西域的考生问题,诸位大人切磋了数轮之后,终于得出了一个能让所有人暂时统一的,并且符合正规程度的方案:
  国子监名额。
  虽说现在有了经业书院,但是国子监的地位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改变,经业书院偏向于学术,而国子监成绩达标后,是可以毕业,直接授予官职的。
  所以,可以对西域和东宁省本地的考生,根据他们自己当地的水平,走“贡生”的途径入国子监。
  为表君恩,只需要多开放几个监生的名额,这边合情合理了,谁也说不出错来。
  弘德元年的科举需要考虑的问题,便提前给完善了。
  “倒是说起海南,海南偏南,朕看这次递交朝贡申请的外藩中,有地势与海南相似之地,他们的一些作物,未必不能在海南试着种植试试。”
  同一纬度上,相似的气候条件,海南这块宝地,有的是发掘的地方。
  “臣等明白。”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很快就到了新的一年,提前了几年的——弘德元年。
  外藩的使臣也陆陆续续,抵达了大梁京城,被安排在了驿馆。
  草原这次的代表换了人,没再让巴图来,阿古拉受草原几个大部落首领的影响较大,潜意识受到了影响,觉得新帝是个傀儡,没太在意巴图的提醒。
  阿古拉一到京城,就去拜访慎侯,打听太上皇的喜好和风格。
  慎侯:?
  看在曾为草原同胞的份上,慎侯好心提醒了一句,“你不打听当今陛下的喜好?”
  然后,就看见阿古拉一副也行的样子,看似礼貌道:“您说。”
  慎侯:……没救了!
  大梁的过年,是从除夕到正月十五的,在这期间,是不上朝不当值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