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剧透我是太宗 第55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嗯?
  说这个,众人就来劲了,就连楚王都坐直了以表重视,这是个人才啊,往期竟然小瞧了人家,还以为人家是大冤种,看样子内情不少啊!
  而且,火葬场文学又是什么文学?
  他们可不会以为是拉人去烧,毕竟一个右相一个皇帝,不至于癫到如此地步。
  宫人:“出现了个新人才,当右相的。”
  使臣就不多问了。
  山西平阳府,夏县,柳树村:
  刚过而立之年的曹严抱着怀里三岁的孩子惊讶抬头,他中榜眼了?以后还是右相?圣君的右相?这很委屈吗?
  只有姜衡,觉得心都要跳出来了,怎么还来火葬场文学了?他在后世到底还有没有清白啊?
  【曹严曹叔翼,弘德元年那一届科举的榜眼,在状元与探花的对比中,他显得有些平平无奇,文章风格四平八稳,面貌也是四平八稳,但——这都是假象。】
  【身为弘德元年的榜眼,天子门生,曹严又出身农家,早就听闻并感受过宁王的贤德,天然偏向于鹤仙,没有一点点稳重,直接就站台了鹤仙。】
  “好一个急性子。”
  按理说,这个时候他们应该夸这位榜眼好眼光,但这不是天幕还没有说,这位榜眼怎么拿捏鹤仙吗?
  【对于鹤仙而言,那就是曹叔翼眼光卓绝,值得好生培养。
  最开始,鹤仙对其可谓是喜爱,简直是把曹严当做了一个塑造他重视贤才的典范,而曹叔翼,也并没有让鹤仙失望。这时候的他们,只能用蜜里调油来形容。】
  姜衡:……
  文人:嗯……
  万斐:嗯?
  宫人:“弘德帝与榜眼君臣情深。”
  【弘德四年,鹤仙任命曹严为巡盐御史,巡视江南盐税,弘德九年,曹严清缴江南盐税,每年补缴竟高达七百万两,而之前,江南盐税,每年上缴,也就三百万两左右。当然,江南也免不了掉落了一些人头。】
  “去年江南盐税收了多少来着?”元泰帝聊天似的突然问道。
  傅尚书艰难站出,“禀陛下,五百二十万。”
  元泰帝冷静地点点头,“看来他们相比太子,还是更怕朕一些。”
  使臣团闭口不言,就是两个王子也没多问,只是眼珠子有些活跃罢了。
  【曹严带着满满的银子和一身锋芒回京,任左佥都御史,接过早年宁王的重任——监察百官。
  曹严完成得很好,比鹤仙想象中还好,于是鹤仙更加重视曹严。
  但是鹤仙忘了,宁王是连皇帝也敢挑刺的,曹严一心崇尚宁王的为公为民,曹严怎么会忘记这一点呢?】
  阿婆主不用再多说,姜衡也已经明白问题出在哪儿了,曹严是个真正的贤才,谏臣。
  但是,这样的臣子,真较起真来,皇帝也是不能怎么样的,因为人家占理。
  而且,姜衡还想到了一点,弘德帝“纵容楚王”就罢了,等人家发现是楚王背锅,该不会粉转黑吧?所以就有了火葬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