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路商途 第59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反复磋商,十一月中旬最终达成的方案,乃是由星视电讯增发近三亿股的新股,收购长实电讯旗下、香港区域内通讯、宽带网络等运营业务。
  香港电讯集团在九七年之后失去香港通讯运营市场的独家特许权,但之前已经形成固话网络垄断格局,却不是后来者能轻易打破的。
  而随着移动通讯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固话网络运营市场日益萎靡是一方面,更主要的还是香港电讯集团在失去独家特许权之后,没有办法在新兴高速增涨的移动通讯及互联网(宽带网络)市场实施垄断经营,受到后来者的强力挑战。
  挑战者里就包括了长实集团旗下的长实电讯集团。
  因此,香港电讯集团近几年在香港逐步萎缩的,主要还是移动通讯及宽带网络市场的占有率,而这恰恰又是最致命的。
  长实电讯放弃港岛业务,使之合并到星视电讯的电讯集团旗下,能使其在港岛的移运通讯、宽带网络市场占有率提高到70%以上,相对竞争对手重新形成体量与规模上的优势,稳住盈利预期,使之成为星视长期的现金奶牛。
  虽然长实电讯放弃港岛市场,但这次方案得以执行,将获得星视近三亿股新股,能从星视市值长期恢复中获利。
  这算是多方都能接受,很可能多赢的一个方案。
  进入十一月,随着新方案的陆续曝光,星视市值继续反弹,回到八百亿以上,但不要说跟历史巅峰相比了,距离八月初的高点两千亿市值,还是相去甚远。
  星视电讯内部也进行了整合,吴近被逐出晶辰微电子,梁铭章辞去晶辰微电子董事长兼总裁职务。
  晶辰微电子这次也彻底合并到星视通讯电子旗下,作为一家完全控股的全资子公司,由袁可飞主持,全面进行芯片开发设计业务的整顿。
  智埔投资、光耀资本、新宏亚科技等投资机构以及原创业团队对晶辰微电子的持股,通过近两个月的谈判,则统统置换成对星视通讯电子的持股。
  除了将消费电子相关的投资业务,尽可能合并到星视通讯电子旗下,在电讯集团、星视恩益之外,全力打造更大规模、实力更强的通讯电子集团外,星视同时还寻找买家出售对趋势网、添美网的持股,全面收缩风险投资。
  当然,星视的市值短时间还想继续上涨,也没有可能,市况如此惨淡是一方面,更主要还是大东电报局等投资方都相继发布减持公告,在这些机构手里所持的六亿多股筹码没有清空之前,有哪家大资金敢贸然进来?
  新宏亚科技在承接温骏个人所持的光耀资本股份后,持股跃升到52%。
  刘柏随后出任光耀资本总裁,除了对原温骏带领的团队进行了清理整顿,引进新的资本方,承接原团队退出后的持股外,还全面改革了投资决策委员会的构成。
  简单的说,就是光耀资本的董事会成员,像丁文江、韩振亚等人,全部退出投资决策委员会,完全由他领导的高级管理人员、基金经理、风控人员及高级研究师组成全新的投资决策委会员,亦是光耀资本内部的最高决策机构,不受董事会及股东的干涉。
  作为交换条件,就是刘柏的私人公司除了持有新宏亚集团30%的股份不变,刘柏仅兼任新宏亚集团的董事外,也随之辞去新宏亚集团内部的职务。
  除了董事会层次外,刘柏不再直接干涉新宏亚集团内部的具体运营。
  温骏在出售在光耀资本的个人持股清偿债务之后,就销声匿迹了,再没有人看到他在秣陵出没,仿佛顷刻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也没有谁知道他去了哪里。
  当然,温骏的消失,也没有在那些经常出没江南会的商界名流心里,搅起什么旋涡。
  十月初为报复本土发生的910恐怖袭击事件,美国十月上旬正式对阿富汗出兵,打响反恐战争的枪声。
  十月底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在全球经济紧缩的预期下,中国经济保持良好的势态发展,也得到全球投资机构的公认。
  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就全力发展大陆及欧美航线远洋航运业务的华兴集团,成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直接受益的上市公司之一,一时间股价大幅上扬。
  苏利文已经辞去华兴集团的董事,即便狮山湾港口集团不会直接撕毁与华兴集团的战略合作协议,但也另外引进包括现代海运集团在内的多家远洋运输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不过,在强烈的看涨预期下,这样的负面消息对华兴集团的股价压制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毕竟整个中国的东南及东部沿海,狮山港又不是绝无仅有的深水海港,华兴集团无需跟狮山港进行捆绑。
  最终一家看好中国远洋航运业务发展的欧美基金公司,以六亿美元接手苏利文、熊玉琼夫妇所持有的华兴集团12%的股份,比最初预期的要高出20%。
  这一笔资金来得也是相当及时。
  在股票交割完成之后,苏利文、熊玉琼夫妇首先就是以华茂投资的名义,拿两亿美元的资金注入现代海运集团,用以扩张现代海运集团旗下的远洋矿砂运输业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