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路商途 第581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袁可飞这时候才将他自己的手机卡从地板的缝隙间找到,只是看了付禹霖一眼,坐回到沙发上没有作声。
  “有什么事让你费解的?”郑仲湘用力捏住拳头,手背上青筋暴露,才没有抖得那么厉害。
  真有大雷埋在晶辰微电子?
  要真是如此,那朱辉提前清仓式出逃,谁还能去指责他?最多怨他不够仗义,自己先跑了而已。
  接下来,是不是所有的千刀万剑,所有的矛头都要指到他郑仲湘的身上来?!
  他是星视电讯的第一负责人啊,他能辩解说自己从头到尾被蒙在鼓里吗?
  付禹霖以为郑仲湘已经从别的渠道,觉察出晶辰内部的异常,带有怨气的说道:
  “秣陵这边在dsp芯片开发上取得突破性成果,这是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晶辰将总部迁到秣陵,也将我从香港调来秣陵,我以为应该是围绕现有的dsp芯片开发成果,尽快做出成熟的商用芯片。我的理解没有错吧?我作为晶辰研发副总裁,我也将团队的核心骨干都从香港拉过来了,我相信我的团队还是有一些水平,能够参与一些工作,帮助尽早将dsp芯片推向实际应用。不过,令我讶异的,是我到现在都没有接到有任何衔接或协助工作方面的请求!”
  付禹霖到秣陵,始终接触不到吴近团队的芯片研究成果,他找梁铭章抱怨了好几次。
  梁铭章也不支持他,而将其他一些不太重要的开发工作推给他,一开始他还以为自己只是受到梁铭章与吴近的排挤。
  三个月过去,越来越多的蛛丝马迹,让他意识到事情可能远没有想象中简单。
  当然了,付禹霖一开始也没有认为吴近的团队,真能完全独立开发出第四代dsp芯片。
  大家也都是心照不宣的认为,吴近会借助在摩托罗拉的工作便利,在窃取摩托罗拉的一些成果基础上,进行晶辰的dsp芯片开发工作。
  在他们看来,这也无伤大雅。
  现在很多企业高薪挖竞争对手的技术骨干,多少带有一点擦边的心思。
  问题是,自吴近宣布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后,对内部也仅仅提供一部分源代码,却始终不打开最关键的接口,供后续多部门参与的应用研发快速衔接下去。
  都拖三个月了,付禹霖怎么可能还不疑心?
  当然了,梁铭章是晶辰的创始人,付禹霖是受梁铭章的邀请加盟晶辰的,郑仲湘是在晶辰做出一定规模之后,才注资控股晶辰的。
  所以,就算付禹霖起了疑心,特别是意识到梁铭章有意纵容,甚至有包庇倾向时,也就选择闭嘴。
  而此时他以为郑仲湘从其他渠道知道了这一切,为了自保,他肯定不可能替梁铭章、吴近他们扛雷了。
  他又没有参与造假,甚至还被排挤,他之前也没有告密就够义气了,这时候也只是一五一十将他看到的疑点,说出来罢了。
  “梁铭章,你应该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吗?”郑仲湘脸涨得通红,强忍住没有抄起东西砸到梁铭章脸上去。
  晶辰微电子同时开发多种不同规格、层次的芯片,目前公认是吴近与付禹霖两个团队技术实力最强。
  六月之后郑仲湘他对晶辰微电子推动的一系列加强工作,主要还是希望吴近、付禹霖两个团队密切合作,尽快做出朱鹮手机能用的dsp商用芯片。
  这样一来,他们单部手机的利润就能提高两百元。
  结果呢,没想到梁铭章对他的决策都阳奉阳违,以致付禹霖的团队都到秣陵三个月了,却一直都在接些不重要的杂活,谁相信这里面没有猫腻?
  梁铭章抿住没有血色的苍白嘴唇,努力让自己站得更笔直,过了片晌,决定“坦白”,说道:
  “吴近开始不愿意跟禹霖合作,我还以为他是怕禹霖抢他的功劳,闹情绪,就想着缓一缓,让他们关系处得更密切,再推进相关衔接研发的工作。这一点我跟逸森总、可飞总都有提及。直到八月上旬,我也意识到很不对劲了,吴近才在我反复催促下坦白。他实际并没有带领团队去独立开发dsp芯片,而是他在从摩托罗拉离开时,就下载摩托罗拉的一款第四代dsp芯片源代码偷带出来。他以为只需要破解掉摩托罗拉植入源代码里的授权密钥,再将接口等方面的工作做好,就能开发出我们晶辰所需要的dsp芯片。只是,只是,这些工作一直到现在都不是很顺利。我,我,我没有第一时间跟郑先生汇报,也是怕丑闻爆出来影响太大,幻想吴近的破解工作能尽快有所突破,能掩盖之前的大错!”
  “那,那,秣陵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论坛上,吴近展示的芯片,又是怎怎回事?”郑仲湘这一刻真的快气炸了,指着梁铭章问道。
  “那也是吴近找他还在摩托罗拉工作的前同事,从芯片工厂拿到摩托罗拉未打码的样片。”梁铭章低头说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