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路商途 第57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目前这笔股份所对应的市值,已经高达一百五十亿,也是由盈投控股旗下专项成立的拾玖号新鸿臣私募基金集合持有。
  看上去萧良在这笔交易里是亏了很多,但参与拾玖号新鸿臣私募基金出资的,相当一部分都是鸿臣原有的大小股东,更有朱鸿召、朱璐、夏侯江以及苏利文、熊玉琼、许建强等人的资金,只不过是以股权基金里的劣后资金形式呈现。
  说白了,萧良想一个人将好处占尽,新鸿臣的合并就实现不了。
  同样的道理,既然这笔庞大的资本,目前已经获得丰厚的盈利了,哪怕萧良心里很清楚新鸿臣未来还有更为巨大的增值空间,但也不可能无比贴心的照顾这些资本的利益,让拾玖号基金死守住新鸿臣的股票不出来。
  资本唯有不断的进入新的产业发展循环之中,才能创造更多真正的价值——
  该减持,还得减持,该清仓,还得清仓,然后放到能真正创造价值的地方去,而不是单纯计较纸面财富的多寡、大小,这才是萧良一贯坚持的理念。
  拾玖号基金死守新鸿臣,十年之后可能会有三四倍甚至四五倍的增幅,坚持二十倍,甚至能有十倍以上的收益,但这只是名义上的财富增值。
  萧良真正想做的,还是要在阶段性高点,促使这些资本逐步从新鸿臣减持套现,再组建新的产业或股权基金,拿到东洲或江省支持、扶持更多实体或基础设施的发展。
  也许这些资本进入新的产业发展循环,十年、二十年后的增值幅度,有可能远不如死守新鸿臣来得高,但对东洲及江省来说,却意味着源源不断的获得新增发展资本。
  萧良现在让许建强、熊志远尽可能确保宿云山能源今年内能在香港顺利上市,也是希望上市之后,之前经盈投控股股权基金投入的资金能够顺利撤出来,再进入地方产业发展的新循环里去——那些减持的股票,就由香港那些投机资本承接好了。
  这些计划要是能顺利实施,预计未来两三年内,他们能通过盈投控股这个平台,深度影响到近两百亿的新增资本,基本上就能解决掉大部分因资金饥渴带来的问题。
  “嗯,如果不能吸引足够的新增资金,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许建强点点头,说道。
  除了盈投控股已经深度参与了新荣公司、常林钢铁、瑞成化工的投资及建设,华茂重工主要是以制造港口及机械为主,还跟华兴集团联合在狮山湾投资了一座大型造船厂。
  他们跟外部投资人不一样,还是支持萧良提出的这个全面交叉持股计划的。
  而萧良不揭底牌,在别人眼里,新鸿臣未来是还有相当的增涨空间,突破千亿市值也是大概率事件。
  不过,已经产生丰厚的盈利了,先少量减持,将一部分盈利销定收入囊中,在此基础上推动新的基金的成立,参与新的产业投资中去,怎么看都不能算错的选择。
  要不然,等到市值突破千亿的那一刻,将手里高达三百亿的筹码一下子砸出去吗?
  因此,不要看从萧良手里置换出来的新鸿臣股票,这段时间增值幅度相当可观,但筹码太多太庞大了,想要套现,兑现盈利却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当中还有可能会面临很多波折(股市出状况,公司经营出状况等等)的——
  而如此巨量的筹码减持,本身也会严重压制新鸿臣股价的上涨……
  第845章 美国炸了
  无论是现代财团大大小小的股东,还是大大小小的债权人,哪怕是为了自身利益,也没有谁会希望现代财团轰然倒塌,变成不名一文的废墟。
  事实上,不仅崔梦韩、郑贞雅夫妇,现代财团下属成员企业的大小股东、债权人,哪怕是为了自身的利益,都在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只不过因为信任或利益的冲突,尝试解决问题的方向有所冲突罢了。
  萧良提出的交叉持股计划,首先不会触犯崔梦韩、郑贞雅对现代财阀的控制权,对其他大小股权及债权人,哪怕未必完全符合他们的心意,但也绝对不能算一个坏的选择。
  而新荣公司大半年以来的实践,也初步证明了他们这边的操盘能力以及不容小觑的资本实力。
  当然,新鸿臣的减持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子拿出那么多的资金;宿云山能源的上市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不过,初步的信任建立尤其重要。
  而在现代汽车、现代重工、现代电梯等相继脱离出去之后,虽然现代财团面临的债务问题倍加严峻,却也加强了崔梦韩、郑贞雅夫妇对剩余成员企业的控制力。
  因此,除了新荣公司与现代电子、迹美电子的交叉持股,八月上旬正式签署协议外,整个七八月间,涉及现代造船、钢铁、化工的交叉持股计划,在熊志远、朱鸿召、朱璐、夏侯江等人的奔波推动下,工作也在快速推进中。
  这一期间,崔梦韩、郑贞雅夫妇也多次往来东洲、秣陵,与有关方面进行密切接触、磋商。
  除了沟通与谈判外,郑贞雅也没有等到更大规模的交叉持股实施,就先大力推动双方关联企业,在技术转让、联合研发以及原材料、零部件供给与采购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实质性的合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