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路商途 第54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以蜗巢科技现有的芯片设计开发能力,可以说都没有资格对晶辰微电子以及吴近这个级别的技术人物评头论足。
  熊志远就怀疑萧良是不是在芯片开发制造领域,正秘密背着他们准备搞个大的。
  “我今年是将蜗巢科技的研发投入提高到三十亿了,但你是不是以为,三十亿能将所有事都给干了?”萧良哭笑不得的说道,“我想做的事,每年投三百亿都远远不够,好不好?”
  “那你觉得晶辰微电子在dsp芯片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是真是假?”熊志远问道。
  “我怎么知道?拿不到他们的核心数据,我总不能掐着手指头去算吧?”萧良摊手说道,“再说了,我有时候看走了眼,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老许,你信他的话?”熊志远将信将疑的看向许建强问道。
  “你想让我说信,还是想让我说不信?”许建强笑着问道。
  “好了,好了,你们能不能盼着人家点好?别一个个都学我小肚鸡肠的样子!”萧良吐槽道。
  前世吴近入职秣陵大学,担任秣陵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搞出芯片造假一事,轰动一时,给当时刚刚起步的国产芯片产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萧良对此当然是记忆犹新。
  整件造假事情揭穿了也很简单:
  除了吴近有曾在摩托罗托总部技术部门工作的经历外,他还有一名密友在他离职后,一直留在摩托罗拉的核心技术部门工作,两人里外勾结将摩托罗拉的一款商用dsp芯片源代码、电路设计原图复制出来据为己有。
  虽说吴近从摩托罗拉盗取到dsp芯片的源代码、电路设计原图,但在进一步得到摩托罗拉的授权之前,源代码是无法直接使用的;更不要说一款全新芯片的开发,除了源代码的编写、烧录外,还有涉及太多的复杂环节。
  前世吴近最后还是收买曾经的同事,拿到摩托罗拉的商用dsp芯片样品,冒充他开发出来的芯片流片,应付各种检查。
  萧良不知道吴近这一世选择加盟晶辰微电子,已经将造假进行到哪一步了,但不要说他此时手里并没有吴近造假的真凭实据了,就算有,他又凭什么去帮郑仲湘戳破这一切?
  看戏不香吗?
  “萧先生、许总,”林杰这时候走过来打招呼道,“渡边董事、俊宇总裁都想找梁铭章、吴近交流更多关于dsp芯片开发的一些事情,郑先生临时让我们调整了一下晚宴的座席。萧先生、许总你们会跟刘柏总、丁总他们一桌;另外,熊总以及添美网的徐冉,趋势网的曹宁,都会安排在你们这一桌。”
  “客随主便,你们安排就行。我们是过来蹭吃蹭喝的,不挑座。”萧良很随和的笑道。
  梁铭章是晶辰微电子总裁、创始人,萧良走进宴会厅时,看到他与吴近已经在主桌坐下来。
  梁铭章原本是摩托罗拉在香港芯片设计部门的负责人,他作为晶辰微电子的创始人,一直以来全面主持晶辰微电子的工作,同时也是他出面邀请吴近加盟晶辰微电子,萧良很难想象他会被吴近完全蒙在鼓里。
  萧良看着梁铭章与渡边荣、车俊宇等人谈笑风生,猜测他很可能知道吴近手里的源代码与电路设计原图,都是盗自摩托罗拉,但出于利益诉求,故意选择了装聋作哑?
  这个可能性还是相当高的。
  梁铭章率领摩托罗拉原香港芯片设计部门的成员创建晶辰微电子,一直以来都受到香港投资界的热捧。
  星视两次注资晶辰微电子拿到相对控股权(30%),晶辰微电子都没有做出什么耀眼的成绩来,在九九年底之前,估值就已经飚到三十亿港元了。
  而自去年以来,全球科技股都深陷泡沫破灭后的分崩离析之中,晶辰微电子哪怕没有上市,又怎么可能独善其身?
  再一个芯片开发是消耗极巨的一个工作,星视之前注入的五六亿资金看似很多,但都未必能支撑到真正属于晶辰微电子的dsp芯片成功开发出来,更何况晶辰微电子这两年来在其他领芯的芯片开发投入也很大。
  晶辰微电子需要星视继续注入资金,甚至还奢望在原有的估值基础上进行注资,梁铭章确实有动力迫使吴近造假、而他自己装聋作哑。
  “萧先生、许总……”
  添美网的徐冉、趋势网的曹宁刚刚得知他们今晚的座席,调整到跟萧良他们一桌,都第一时间赶过来打招呼,簇拥萧良、许建强往他们座席走去。
  “我才是你们的投资人,你们是不是对我多些尊重啊?”熊志远“抱怨”道。
  徐冉、曹宁都跟熊志远一样,早年都有欧美留学的背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