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今天他要去郊外谈谈制糖坊的事,糖从京城卖到各地,销路越来越好,他们想订大单子,另外介绍了一些其他的商人过来。
  许知昼今天就是去谈大单子的。
  “许老板,是个好说话的人,很公道,糖没有半点掺假。” 有合作的商人冲着新来的商人说许知昼的好话。
  “大家都是做生意的,和气生财,我提供的货源一定没有问题,赚钱大家都赚点,也不赚黑心钱,吃点差价。” 许知昼说的话很实在。
  商人们听了都是捧着许知昼说话,他家里有人做官,他们这些做商人也不至于坑许知昼。
  许知昼跟他们拉扯一番,签了几个大单子,又带着商人们去参观制糖坊。
  商人们看见制糖坊干干净净的,工人们都是带着笑的,里面寂静无声,纪律很好。
  在郊外的地便宜,赚钱后许知昼就扩建了制糖坊,又买了一块地皮盖了简单的宿舍。有的工人离家太远,没有住所就能在这里先住着,四个人一间屋子还有个公共厨房。
  每年住宿费象征性收一两银子。
  每年还给他们做两身冬衣,谁不说这里的待遇好,而且一签契书就是二十年,二十年可以不愁了。家里有人想进来,可以推荐若是被看上了,一家两代人都有着落。
  有的商人也是开纺织坊的,现在看见制糖坊的规模吃了一惊,还是亮窗,宿舍也参观了,瞧着真不错,食堂还有肉。
  许知昼:“早上吃的便宜馒头跟豆浆,偶尔有包子,晌午都要吃点肉,晚上食堂不开饭,他们自己可以开火。”
  有商人犹豫问道:“许老板这么做生意不怕亏本?”
  工人嘛给他一份工作就好了,吃饭跟住所都是要钱的,还给一顿肉,肉可贵了。
  许知昼说道:“我们这边有合作的肉铺,从那里拿的量大可以拿优惠。毕竟是要让人干活,不能什么好处都不给。”
  有的商人听了倒是有几分思考,有的商人不置可否。许知昼只是说自己的想法,他带他们去酒楼吃饭后,又让人送他们去客栈,都是一条龙安排,让几位老板对许知昼的好感多了几分。
  方老板说道:“刚开始听说是个哥儿做的生意,我心里还有几分忐忑,现在见了人踏实了,许老板接人待物都是合规矩的,待我们也是客客气气的。”
  王老板说道:“当然了,来这里拿货的老板谁不许老板一句好话,我看好多男人都没许老板这样的格局。我们以前去别处拿货,单子签就签了,饭都没得吃,还带你住客栈呢。”
  方老板心中佩服,“许老板真有手段,还是舍得。”
  他们大老远跑过来拿货,现在到了京城也累了,拾掇一趟就睡了。
  许知昼得知把他们安排好了,自己回家了,跟他们还是喝了点酒,回到家喝点醒酒汤,许知昼揉了揉眉心就原地复活。
  “相公在哪儿?”
  “大人去找小公子了。”
  许知昼到了屋子外边看见宋长叙在教陶陶做作业。陶陶想要夜明珠,现在还挺用功的。
  宋长叙读书的时候,他对自家相公的压迫力强,对孩子的要求考个进士。
  相公是状元,孩子要是个进士。有个当官的背景太重要了,不然都不敢在京城开铺。
  宋长叙辅导陶陶做作业,他有点心累但还撑得住。
  “爹爹,我这么想是对的么?” 陶陶期待的看向宋长叙。
  宋长叙沉吟:“对的,但答案上不能这么写,你的答案要符合标准,但私下可以这么想。”
  陶陶懂了,“我知道了,这就是夫子说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