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秀娥才刚说完这话,王毛妮就不耐烦的开了口,“什么王翠芝,早上我不是说过了,这事儿不成。”
  “为什么不成?”刘秀娥声音高了一些,“那王翠芝是高中毕业,盘儿亮条顺的,又在县城纺织厂工作,这样的媳妇儿打着灯笼都不好找,人家对咱们大娃也有好感,咋就不成了?”
  “你别跟我扯这些没用的。”王毛妮冷冷看了一眼刘秀娥,“单单她要自行车这一项,就不成。”
  虽说现在结婚流行三转一响当聘礼,可真的能弄到三转一响的人少之又少。
  王毛妮手里有钱,不是买不起一辆自行车。
  可傅家不止大娃一个孙子,而是有足足九个孙子。
  要是给大娃媳妇买自行车,那其他几个孙子结婚的时候买不买?
  谁家有那个条件买九辆自行车?
  不论如何,买自行车这事儿王毛妮是不会同意的。
  刘秀娥以往是怕王毛妮的,但现在也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蹭一下就站了起来。
  “娘,不带这么偏心的,老七娶媳妇给了几十块的彩礼,还给了几百斤的粮食。这才结婚第二天,就去买了几十块钱的布料,还买了鞋子点心,还有一块手表,这些加起来也有二百了吧?咋老七就能给他媳妇买这么多,我就不能给大娃媳妇买自行车了?”
  王毛妮并没有生气,除了说话的声音有些冷,还是能称得上心平气和的。
  “他们兄弟七个都是一样的,赚的钱,一半交公,一半自己留着。
  给老七娶媳妇给彩礼,给粮食,那是公中出钱在,当初娶你还有你几个弟妹的时候,也是公中出钱,这你没啥说的吧?
  至于老七给他媳妇买啥,那是老七花的自己的钱。我管不着。我也没说不让你给大娃媳妇买自行车,你想买就买,公中不会出这个钱。
  大娃娶媳妇,公中最多出五十块钱二百斤粮食,和老七一样,别的没有。你自己看着办吧!”
  苏软软坐在一旁听着,其实觉得王毛妮这话没有什么问题。
  作为一个家庭的大家长,公平公正是很重要的。
  和这个时代很多把持着一家财政大权的大家长来说,王毛妮还让儿子儿媳留下一半的钱,还不干涉他们买什么,已经做的很不错了。
  但显然,刘秀娥不这么想。
  刘秀娥气哼哼的走了,嘴里嘀嘀咕咕,虽然听不清楚,但想也知道不会是什么好话。
  屋子里只剩下苏软软和王毛妮,气氛又沉闷,多少显得有些尴尬。
  就在苏软软想着要说些什么,缓和一些气氛的时候,王毛妮先开了口。
  “你大嫂这个人就喜欢攀比,也不管自己条件怎么样,就想着要压别人一头,你别搭理她,再过七八天你和老七就去部队了,等你们走了,她就消停了。”
  说到最后的时候,王毛妮的脸上也多了些无奈。
  苏软软乖巧的点头,“娘,我知道了。”
  “你明天就要回门了,回去收拾收拾,看看带什么回去,你自己和闻璟商量就行。”
  王毛妮这就是不管的意思了。
  在这个年代,很多当婆婆的,最怕的就是儿媳妇帮扶娘家,恨不得儿媳妇一年都别回一次娘家。
  要是非回不可,一定会把儿媳妇带的东西检查再三,一厘米都不愿意让儿媳妇多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