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2 / 2)
这日勤政殿议事结束,内阁李大人留住白惜时,询问了几句赵岳近况之后,得知那孩子已经开始吃饭,也愿意继续习武,心下宽慰不少。
“此子乃故友所剩唯一血脉,我那故友虽昏聩糊涂,没有及时与叛党撇清关系,但老朽仍旧于心不忍,他那独子便劳烦掌印照拂了。”
虽官居一品,却最为谦谨和善,这大概便是李大人能得百官信服,历经三朝而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德高望重之人,白惜时自然也心生敬服,遂扶住对方,“首辅大人言重了。”
闻言,李大人笑了一下,却并没有急于离开,而是目光投向那边几位垂头丧气的翰林学士,他们一人手里均拿着一册代拟的文书,来的时候信心满满,眼下却是如无头苍蝇般,急得直挠头。
白惜时跟着一起望了过去。
李大人:“在老朽看来,这些翰林学士均是百里挑一,遣词用句绝无什么令人指摘之处,只不过,错在领会不了圣意。”
说罢看向白惜时,“掌印是最了解圣上之人,在掌印看来,这罪己诏应当如何修改?”
白惜时听到这倒是有些惊讶,“首辅大人愿意相信于我?”
“有何不可?”李大人摸了把胡须,眼中泛着点点笑意,“各司其位,各骋所长,掌印这些时日的用心,老朽亦看在眼里。”
自白惜时接任以来,朝臣们原先预料的政令不畅之事确实没有发生。
白惜时:“首辅大人若是愿意相信于我,给我一日时间,咱家姑且试上一试。”
李大人这次倒有些意外,“掌印另有合适人选?” ↑返回顶部↑
“此子乃故友所剩唯一血脉,我那故友虽昏聩糊涂,没有及时与叛党撇清关系,但老朽仍旧于心不忍,他那独子便劳烦掌印照拂了。”
虽官居一品,却最为谦谨和善,这大概便是李大人能得百官信服,历经三朝而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德高望重之人,白惜时自然也心生敬服,遂扶住对方,“首辅大人言重了。”
闻言,李大人笑了一下,却并没有急于离开,而是目光投向那边几位垂头丧气的翰林学士,他们一人手里均拿着一册代拟的文书,来的时候信心满满,眼下却是如无头苍蝇般,急得直挠头。
白惜时跟着一起望了过去。
李大人:“在老朽看来,这些翰林学士均是百里挑一,遣词用句绝无什么令人指摘之处,只不过,错在领会不了圣意。”
说罢看向白惜时,“掌印是最了解圣上之人,在掌印看来,这罪己诏应当如何修改?”
白惜时听到这倒是有些惊讶,“首辅大人愿意相信于我?”
“有何不可?”李大人摸了把胡须,眼中泛着点点笑意,“各司其位,各骋所长,掌印这些时日的用心,老朽亦看在眼里。”
自白惜时接任以来,朝臣们原先预料的政令不畅之事确实没有发生。
白惜时:“首辅大人若是愿意相信于我,给我一日时间,咱家姑且试上一试。”
李大人这次倒有些意外,“掌印另有合适人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