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遇到突发情况怎么办?
  我们自己的底线到底是什么?
  我们尽可能要追求的、要达到的一个谈判目标又是什么?
  这都是要商量一致的。
  更不要说,他们面对三家供应商,并且还要力求从中得到更多的技术,付出更少的外汇。
  游走其中,其中费的脑筋,不亚于当三面间谍了。
  林巧枝就不费这个脑筋了。
  欣慰的是,这次不只她一个人了,搞石油的、搞钢铁的,都有和她一样听着就头疼的。
  林巧枝很亲切上去同他们握了握手。
  握手的时候。
  双方眼底露出的都是心领神会的笑容。
  胡明德这个中方钢铁专家,就属于异类了,此刻正在那边主导“勾心斗角”式的小会。
  林巧枝几人觑了觑那边,都不约而同决定聊一点纯粹的东西,洗一洗耳朵,净化一下脏了的心肝心脏:“大庆油田可是大单位,对这个武兴钢厂的引进这么重视,赵工你这是把班底都带出来了吧?”
  “技术上就不简单了,没有焊缝,要承受高压,高强度,咱们这方面还是差了点,都要靠进口,但这种命脉的东西,也不能一直依赖进口不是?”赵建则是苦笑着说。
  又聊了几句。
  她们就各自回去做自己的事了。
  毕竟职责不同,负责的方面也不同,也都有很多资料等着看,很多事情等着做。
  郑爱兰和李月勤也都在做事。
  虽然不参与实际谈判,但是得知林巧枝旗开得胜的好消息,都不免高兴!
  同时也有些难说的欣喜。
  她们居然间接参与了这么大的引进项目,那种真的在为国家奉献一点点力量的感觉,真的很奇妙,胸膛里都鼓满了气。
  好自豪!
  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可能是所有义无反顾奔向热爱事业的人,最渴望和期待的东西吧。
  她们早早体验到了这种感觉。
  太美妙了,这辈子都不会忘的!
  还想再多做一点,再学得更用力一些。
  连性子相对内敛的李月勤,都忍不住好心情,追寻着问:“为什么赵工说是命脉呀?”
  她知道这个钢管技术上很难实现,但是对整个工业世界的了解,还是太少了。
  学校的教的东西,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有些局限性的。
  即便事多,林巧枝也从不吝啬讲解,不吝啬投入时间去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