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2 / 3)
【很快各大官员的上书以及百姓的联名信便呈到了安乐大帝的面前,那些书信中可谓是义正言辞,什么这样会导致社会上的家庭混乱,不利于社会稳定等等之类的话术可谓是不绝于耳。】
【甚至还有人语气十分强硬地在早朝上谏言,直言哪怕安乐大帝生气要杀了他他们也要直说,安乐大帝这么做是将他们男子逼上绝境!他们之前忍了又忍结果换来的却是越发苛刻的对待,希望安乐大帝能够考虑他们男子的处境,如果安乐大帝真要将事情做绝了,那他们也没什么好顾忌的了!】
【这可谓是赤裸裸的威胁了!而其余的男性朝臣们虽然没有发声,但也没有明言反对,显然心中都是这么想的。】
【当然我们安乐大帝也不是怕事的,被人一威胁就怕,而且当时女性高官也已经有了许多,甚至好几个都担任宰相、副相之位。她们见男人们竟然如此地团结反对他们女子拥有冠姓权,自然也不会坐视不理。于是也纷纷进言,状告那上书的大臣是在威胁君上,藐视皇权,希望安乐大帝能严肃处理,以儆效尤。】
【就在两方人马剑拔弩张之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那进言的大臣竟是当着所有人的面撞向了殿中的柱子,原来他竟是意图死谏来逼迫安乐大帝!】
天幕下,男人们心中很是激动。
好好好!他们终于团结起来反抗那“安乐大帝”的暴政了!
他们就说他们好歹也都是大男人,怎么就被“安乐大帝”带着那些女子打压成这样?
虽说天幕里讲述的那些大臣没能如他们想要的那般强硬对抗“安乐大帝”,但至少还是反抗了!
而且这“死谏”虽说听着有些懦弱,但效果往往比激烈反抗还要好上许多。
若是那人真死了,那就是铁骨铮铮的铮臣!
不管怎么样,那“安乐大帝”的名声都不会好了。哪怕她强行推动那项政策,天下百姓也会在心中嘀咕那项政策是不是真的好。
不然怎么可能会有大“忠臣”以死反对呢?
就跟当初乐工安金藏为了证明当时已经被降成皇嗣的李旦清白而剖腹自证后,武皇也不得不退步表示相信李旦。
当然若是那人没死也无伤大雅,反正态度已经在那了。
女子们则是沉下脸,他们中有许多人不懂政治,但他们却知道男人这般反对的肯定是大大有利于他们女子的事。
可恶的男子们!安乐大帝只是想要赋予她们和男子们同样的权利罢了,结果他们连这点东西都不想给!
就他们男人们能团结吗?她们女子也一样能团结起来!
这一刻无数女子在心中下定决定,不管结果如何,他们都要坚定地支持“安乐大帝”!
而还有少部分已经受过良好教育,出身高贵且尚未嫁人的女子们当即找到了自己的父母,提出未来自己要争取冠姓权。
哪怕之前他们还觉得没什么必要,现在看到男子们的反应这般激烈此时也已经反应了过来。
姓氏必然是好东西,不然男子们为何会那般剑拔弩张?
李云乐脸色也有些难看,好家伙这人怎么把相隔快千年的大明文臣的手段学了过来?
这些人说来没什么大本事,但动不动以死来威胁皇帝也实在是令人恶心。
当然客观上来讲其中还是有不少的确是为了天下苍生的忠臣,但到了明朝后期“死谏”却是大大变了味,仿佛成了文臣们刷功绩的手段了。
而且他们往往只是提出问题,但却提不出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谓是人人都想做下一个魏征,但是没几个有魏征的本事。
皇帝还向来顾忌自己的名声不敢对他怎么样,毕竟在那些人心里死了还能青史留名,反倒是成全了他。
每次看到这段历史时李云乐恨不得化身皇帝直接将那些人拖下去斩首,然而她也比谁都清楚,只要皇帝不是破罐子破摔了,那就不可能对他们做什么。
也不知道未来的自己会如何应对,不会也被那人给道德绑架了吧? ↑返回顶部↑
【甚至还有人语气十分强硬地在早朝上谏言,直言哪怕安乐大帝生气要杀了他他们也要直说,安乐大帝这么做是将他们男子逼上绝境!他们之前忍了又忍结果换来的却是越发苛刻的对待,希望安乐大帝能够考虑他们男子的处境,如果安乐大帝真要将事情做绝了,那他们也没什么好顾忌的了!】
【这可谓是赤裸裸的威胁了!而其余的男性朝臣们虽然没有发声,但也没有明言反对,显然心中都是这么想的。】
【当然我们安乐大帝也不是怕事的,被人一威胁就怕,而且当时女性高官也已经有了许多,甚至好几个都担任宰相、副相之位。她们见男人们竟然如此地团结反对他们女子拥有冠姓权,自然也不会坐视不理。于是也纷纷进言,状告那上书的大臣是在威胁君上,藐视皇权,希望安乐大帝能严肃处理,以儆效尤。】
【就在两方人马剑拔弩张之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那进言的大臣竟是当着所有人的面撞向了殿中的柱子,原来他竟是意图死谏来逼迫安乐大帝!】
天幕下,男人们心中很是激动。
好好好!他们终于团结起来反抗那“安乐大帝”的暴政了!
他们就说他们好歹也都是大男人,怎么就被“安乐大帝”带着那些女子打压成这样?
虽说天幕里讲述的那些大臣没能如他们想要的那般强硬对抗“安乐大帝”,但至少还是反抗了!
而且这“死谏”虽说听着有些懦弱,但效果往往比激烈反抗还要好上许多。
若是那人真死了,那就是铁骨铮铮的铮臣!
不管怎么样,那“安乐大帝”的名声都不会好了。哪怕她强行推动那项政策,天下百姓也会在心中嘀咕那项政策是不是真的好。
不然怎么可能会有大“忠臣”以死反对呢?
就跟当初乐工安金藏为了证明当时已经被降成皇嗣的李旦清白而剖腹自证后,武皇也不得不退步表示相信李旦。
当然若是那人没死也无伤大雅,反正态度已经在那了。
女子们则是沉下脸,他们中有许多人不懂政治,但他们却知道男人这般反对的肯定是大大有利于他们女子的事。
可恶的男子们!安乐大帝只是想要赋予她们和男子们同样的权利罢了,结果他们连这点东西都不想给!
就他们男人们能团结吗?她们女子也一样能团结起来!
这一刻无数女子在心中下定决定,不管结果如何,他们都要坚定地支持“安乐大帝”!
而还有少部分已经受过良好教育,出身高贵且尚未嫁人的女子们当即找到了自己的父母,提出未来自己要争取冠姓权。
哪怕之前他们还觉得没什么必要,现在看到男子们的反应这般激烈此时也已经反应了过来。
姓氏必然是好东西,不然男子们为何会那般剑拔弩张?
李云乐脸色也有些难看,好家伙这人怎么把相隔快千年的大明文臣的手段学了过来?
这些人说来没什么大本事,但动不动以死来威胁皇帝也实在是令人恶心。
当然客观上来讲其中还是有不少的确是为了天下苍生的忠臣,但到了明朝后期“死谏”却是大大变了味,仿佛成了文臣们刷功绩的手段了。
而且他们往往只是提出问题,但却提不出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谓是人人都想做下一个魏征,但是没几个有魏征的本事。
皇帝还向来顾忌自己的名声不敢对他怎么样,毕竟在那些人心里死了还能青史留名,反倒是成全了他。
每次看到这段历史时李云乐恨不得化身皇帝直接将那些人拖下去斩首,然而她也比谁都清楚,只要皇帝不是破罐子破摔了,那就不可能对他们做什么。
也不知道未来的自己会如何应对,不会也被那人给道德绑架了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