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2 / 3)
她算不得好人,李商誉也不是,昭罪宫里两个月的温存终究破灭,年少的自己想随李商誉私奔,但摆在自己眼前的又是逃后家族面临的杀头之祸,但那个家,与自己好似也没有太大的干系。
斟酌之间,李准一纸令下,让李商誉自决去留,猝不及防之间,李商誉几乎是没有犹豫,便选择贬谪去西南,为他而后的复仇大计积攒力量。
她被抛下,有了身孕还不知,可某些方面,她又何尝没思量过抛下他?只是自己道行太浅,不及他绝情。
“谁赢了,我不都是死路一条?”她勾唇讽道,“你何必装作不计前嫌的模样?这些年桑家在西南如何打压你,你岂会不知?”
脸上温柔的表情消失了一瞬,李商誉像是被她不加掩饰的言语刺激了一下:“你变了好多。”
“物是人非,我已做人母,怎会不变?殿下,你又在想什么?以我做交换条件,不就是想折磨我吗?莫非……”她一哂,眼里透出几丝讥讽,“你想破镜重圆,回到从前?”
这话刺破了李商誉心中某处难以启齿之地,他面色变换,手紧紧攥着,脸上的表情更加阴骘:“依兰,你是想气我……”
“我早已不是先前人,殿下也不是少年郎了,不必再说这些话,徒增恶心了。”桑盼闭了闭眼,又道。
一股怒气从心底窜出,烧得李商誉理智快要耗尽,啪嚓一声,他手中捏着的杯盏碎裂,血溅了一手。
话还未出口,忽听门外疾步跑来一人,他以为还是通报前线战况的,怒斥了一声,那人却不走,径直在门外报起:“大王!襄阳急报!”
“西南水军大败!余部逃窜,不知下落!”
怒气骤然一止,李商誉拧眉,猝然转身,顾不上桑盼,一脚踹开房门,怒问:“七日前传报还有万余人,如今这算什么?!”
“大、大王,是、是……”
“是剑道!”
“七日前,西山弟子下山援助襄阳水军,弟子千余众,又有闽州水师出兵援助,个个精锐,襄阳水师士气大振,一夜之间,便倾覆了本营,余部周旋许久,却仍不敌……”
“他们向来避世,怎会突然下山!”一拳捶在门框上,李商誉的面部近乎扭曲。
“这……”
“不必说了。”突得,他一停,“依柳先生所言,明日只留一千精兵守城,其余人,给我向前压!”
他不信,在人数的压制之下,一个西京还不能攻破了。
然而,事情也并非向他预料众的所发展。
在人数的压制下,朝廷军队节节败退,在洛水旁胶着,一条防线时进时退,打起了拉锯战,显然,李商誉没有耐心再与朝廷周旋了,吐蕃人的到来,压倒了洛水最后的防线。
如李商誉所想的攻城之景并未出现,原本拧成一股的吐蕃军却突然擅自退离,沿西而去,几乎是落荒而逃,原本士气正盛的叛军见此,一时愣在原地,全然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硝石烟气弥漫,战鼓声不绝,城下的杀号声却突然一顿。就连城墙上指战的李繁漪都有些懵,情况突然,不等她搞清楚状况,一只苍鹰如撕裂黄昏的玄铁箭镞,自北地遥远的天际破云而来!
它双翼卷起罡风,瞬息间已掠过厮杀战场,带着一股北地寒霜般的凛冽杀意,直扑李繁漪所在的城楼!城上将士无不侧目。
下意识地,李繁漪抬起肘臂,那苍鹰一个精准的俯冲盘旋,稳稳落在臂膀之上,羽翼收拢,犹带风雷之势。
李繁漪目光一凝,迅速解下牢牢缚于鹰腿上的细小信筒。展开密信,力透纸背的寥寥数行,却仿佛挟裹着北地风雪与刀锋的寒意:
“长孙怜联北地刀术,已破吐蕃王帐于拒马川。焚天烈焰,尽殄豺狼!”
一则消息如天降神兵,第一时间,李繁漪反应过来,忍住此刻的热泪盈眶,振臂高呼,将这个消息极尽全力向奋战的将士传播去。
反应过来的守将们也心神振奋,喜形于色,来往之间奔走相告。
难怪这群吐蕃人临门一脚时逃走,原来是老家受敌,被迫不得不撤回。 ↑返回顶部↑
斟酌之间,李准一纸令下,让李商誉自决去留,猝不及防之间,李商誉几乎是没有犹豫,便选择贬谪去西南,为他而后的复仇大计积攒力量。
她被抛下,有了身孕还不知,可某些方面,她又何尝没思量过抛下他?只是自己道行太浅,不及他绝情。
“谁赢了,我不都是死路一条?”她勾唇讽道,“你何必装作不计前嫌的模样?这些年桑家在西南如何打压你,你岂会不知?”
脸上温柔的表情消失了一瞬,李商誉像是被她不加掩饰的言语刺激了一下:“你变了好多。”
“物是人非,我已做人母,怎会不变?殿下,你又在想什么?以我做交换条件,不就是想折磨我吗?莫非……”她一哂,眼里透出几丝讥讽,“你想破镜重圆,回到从前?”
这话刺破了李商誉心中某处难以启齿之地,他面色变换,手紧紧攥着,脸上的表情更加阴骘:“依兰,你是想气我……”
“我早已不是先前人,殿下也不是少年郎了,不必再说这些话,徒增恶心了。”桑盼闭了闭眼,又道。
一股怒气从心底窜出,烧得李商誉理智快要耗尽,啪嚓一声,他手中捏着的杯盏碎裂,血溅了一手。
话还未出口,忽听门外疾步跑来一人,他以为还是通报前线战况的,怒斥了一声,那人却不走,径直在门外报起:“大王!襄阳急报!”
“西南水军大败!余部逃窜,不知下落!”
怒气骤然一止,李商誉拧眉,猝然转身,顾不上桑盼,一脚踹开房门,怒问:“七日前传报还有万余人,如今这算什么?!”
“大、大王,是、是……”
“是剑道!”
“七日前,西山弟子下山援助襄阳水军,弟子千余众,又有闽州水师出兵援助,个个精锐,襄阳水师士气大振,一夜之间,便倾覆了本营,余部周旋许久,却仍不敌……”
“他们向来避世,怎会突然下山!”一拳捶在门框上,李商誉的面部近乎扭曲。
“这……”
“不必说了。”突得,他一停,“依柳先生所言,明日只留一千精兵守城,其余人,给我向前压!”
他不信,在人数的压制之下,一个西京还不能攻破了。
然而,事情也并非向他预料众的所发展。
在人数的压制下,朝廷军队节节败退,在洛水旁胶着,一条防线时进时退,打起了拉锯战,显然,李商誉没有耐心再与朝廷周旋了,吐蕃人的到来,压倒了洛水最后的防线。
如李商誉所想的攻城之景并未出现,原本拧成一股的吐蕃军却突然擅自退离,沿西而去,几乎是落荒而逃,原本士气正盛的叛军见此,一时愣在原地,全然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硝石烟气弥漫,战鼓声不绝,城下的杀号声却突然一顿。就连城墙上指战的李繁漪都有些懵,情况突然,不等她搞清楚状况,一只苍鹰如撕裂黄昏的玄铁箭镞,自北地遥远的天际破云而来!
它双翼卷起罡风,瞬息间已掠过厮杀战场,带着一股北地寒霜般的凛冽杀意,直扑李繁漪所在的城楼!城上将士无不侧目。
下意识地,李繁漪抬起肘臂,那苍鹰一个精准的俯冲盘旋,稳稳落在臂膀之上,羽翼收拢,犹带风雷之势。
李繁漪目光一凝,迅速解下牢牢缚于鹰腿上的细小信筒。展开密信,力透纸背的寥寥数行,却仿佛挟裹着北地风雪与刀锋的寒意:
“长孙怜联北地刀术,已破吐蕃王帐于拒马川。焚天烈焰,尽殄豺狼!”
一则消息如天降神兵,第一时间,李繁漪反应过来,忍住此刻的热泪盈眶,振臂高呼,将这个消息极尽全力向奋战的将士传播去。
反应过来的守将们也心神振奋,喜形于色,来往之间奔走相告。
难怪这群吐蕃人临门一脚时逃走,原来是老家受敌,被迫不得不撤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