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往下翻着,目光不自觉在有陈东的照片上停留。
  她想这是正常的,人都是外貌协会,难免会被好看的人和事吸引。无论是合照还是单人照,毫无疑问,陈东都是出挑的。房间没有别人,柳明丽无所顾忌地放大了陈东的照片。
  看了半晌,关掉。
  又打开系统的人事卡片,搜到陈东,资料一行一行,看了半晌,忽觉有些心烦,关掉。
  第20章 还能看透人心,你信不信……
  陈东的师妹赵茹是周二晚上到的木安市。
  当晚赵茹已有安排,吃过饭后,柳明丽安排司机将赵茹送到希尔顿酒店。无法避免的,她和陈东在酒店大厅等候。下午张升被柳明丽派回公司电脑查东西,当放了他半天假,明天一早他直接来酒店。
  陈东下来的时候还是一贯的样子,和她笑笑,柳明丽也笑笑。两人谈论了两句本次的培训,赵茹的车便到了。
  赵茹的资料是42岁,但本人看上去只有35左右。她一身得体的银色西装,十分干练。
  “柳老师好。”她率先伸出手。
  柳明丽双手握住她的手:“赵总好,感谢您来给我们授课,这次辛苦了。”
  “柳老师客气,能来建投公司也是我的荣幸。陈东和我说的时候我还以为他在逗我,我想师父不是才来上了课,怎么又邀请咱们来上课。”
  “刘大师的课程反响热烈,同事很想再听听相关课程。不光是本专业的同事,其他的同事也很感兴趣。”
  两人商务寒暄,陈东插话进来:“好了,咱们进去说吧,站这儿光喂蚊子了。”
  -
  三人说说笑笑往里走,先去了报告厅,柳明丽帮着试了课件和设备,一切顺利。在她测试ppt的时候,听见陈东和赵茹聊天说起他们师门的情况,结合她自己在网上查的,大概弄懂了一二。
  师父刘明贺的家里在民国时代就是贵族,家里很多珍宝,他从小耳濡目染,自然对文物很了解。建国后,家里不少人在博物馆工作。凭借着这个先天优势,刘明贺是中国最早一批科班考古的学生,随后去国外进修了艺术,游历了数十年才回国,忽然有一天他发现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于是开始招生收徒。他的学生无论性别、年龄、专业,入门只有两个条件:一是真心喜爱,二是有所特长。据说入门还得看学生的生辰八字,算算和师门合不合,合才能入门,不合就没有缘分。
  两人谈论着最近刘明贺又新招的徒弟,说是一个本科生。
  “据说师父特别喜欢她画的工笔画,”陈东说,“我还没见过。”
  赵茹拿他打趣:“如果见到小师妹你可得收起魅力,师父不允许师门内谈恋爱的。”
  陈东看了眼柳明丽,说:“赵总胡说什么呢。”
  赵茹问柳明丽:“柳老师,我说得对不对,陈东在你们公司是不是很受欢迎?”
  柳明丽关了电脑,眼神欲说还休,最后回到赵茹身上,似乎不好言明,只是笑笑。
  赵茹一看便知:“你看看,柳老师的眼神说明一切。不过柳老师,我这个师哥虽然长得招桃花,人品还是很过关的。公司里有合适的女生也可以帮忙张罗。”
  柳明丽随即笑道:“陈工哪里还需要别人张罗?”
  陈东说:“如果柳老师张罗,可能还是需要。”
  柳明丽看了眼他,忽然转了话题:“那陈工的特长是什么?”又看向赵茹,像是开玩笑,“不会真是长得帅吧?”
  “哈哈,”赵茹“噗嗤”一笑,“他没和你说过?他眼睛特别好,听过一句话‘见微知著’吗?”
  柳明丽表情瞬间一顿,心里仿佛有什么东西在远处呼啸,她维持着礼貌的笑:“有多好?”
  “你知道有本书叫《浮生六记》吗?清代一位散文家沈复写的。里面有段话说‘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说得就是陈东的眼睛——他现在应该还有5.5的视力吧?这双眼睛——”赵茹指了指自己的眼睛,又笑看陈东,“对文物的感知和观测很关键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