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黄县令又不是傻子,怎会为此丢掉自己小命。
  在这样诸事顺遂的氛围下,黄时雨完成了采风第一幅《净檀寺春日记》,亦是她在成为大康第一女画师路上的首个成名作。
  整篇闻记被编纂成册页,没有恢弘的场面也没有仙气飘飘的风景,仅以风趣又生动的工笔描绘了清宁县乡民的春日。
  犹如时下流行的话本子,以画的方式表达出来,逐渐形成了画本的雏形。
  如此巧思,又如此与众不同。
  四月十二,黄时雨在册页上盖一个自己的小印“梅尘”,再整理包好,前去面呈闻道芝。
  从自己的廨所到闻大人的廨所仅相隔一道庑廊,回字形的庑廊不止她与闻大人,也有小闻大人和其他大人。
  自从婉拒闻遇,已是许久未见。
  不期然偶遇,他神色温和,全然不见半分恼羞,落在她身上的目光稀松平常。
  这就是成熟郎君的魅力,拿得起放得下。
  黄时雨在心里赞叹,也假装忘了先前种种,恭恭敬敬给他见礼。
  再抬头,赫然发现小闻大人旁边多了一个简允璋。
  他是从哪里冒出的?
  然而黄时雨今非昔比,养气功夫小有所成,竟能面不改色继续对简允璋也揖了一个礼,“巡按大人。”
  她听见了特别轻的一声“哼笑”。
  是简允璋的。
  “简大人请,我们去屋里说话。”闻遇道。
  简珣挑眉道:“劳烦小闻大人先行一步,下官遇到个熟人,实在不得不寒暄两句。”
  黄时雨趁机告退,佯装不知他口中的“熟人”是谁。
  殊不知简允璋的脸皮比她厚多了,身形一晃就拦住前路,“黄大人。”
  声音从头顶飘下来,黄时雨蓦地攥紧自己双手。
  闻遇脚步一滞,蹙眉看向“旁若无人”的两名下官。
  “简大人还有何吩咐?”黄时雨垂眸盯着脚下的方砖。
  “黄大人在对地砖讲话吗?”简珣一手负在身后。
  二十岁的年轻男子,身姿高大宛若一株雪松。
  与记忆中还有点儿青涩模样的少年不太一样。
  他看起来更高了,肩膀也变宽了。
  黄时雨抬眸扫了他一眼,复又垂着眼睫道:“大人别来无恙,请恕下官公务在身,没法与大人叙旧,告辞。”
  “好。”简珣笑着侧身让开一条道,“黄大人说得有道理,下衙我再找你。”
  黄时雨的神情霎时微僵,板着脸用力撞开他,加快步子穿过他故意留下的窄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