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黄时雨莞尔。
  收到姐姐的拜帖后,她立刻回了一封,不久姐妹二人再次相聚。
  和离,这个词出现在梅娘身上,她竟还一脸不痛不痒的,却又奇异地温和。
  许是为了回馈从妹妹这里受到的“惊吓”,黄莺枝也道出了同样炸裂的话,“我成亲了,你姐夫姓曲,知县保的媒,我们都是二婚,也不拘礼节,自己拜天地朝着高堂方向磕过头了事。”
  这期间,她只给远在泽禾的黄县令写过一封信,因是周知县保的媒,也就懒得去问亲爹意见。
  放着这么大的闺女在外面闯荡,没死还活着已经足以震撼黄县令,不曾想竟还能收到她成亲的消息,震撼之余还能说啥,道一句恭喜呗。
  至于妹妹,黄莺枝打算等她到了再细说,择日不如撞日,就现在说了。
  姐妹俩,一个突然嫁人,一个突然和离。
  面面相觑。
  黄时雨几番斟酌措辞,抛出了更刺激的,“姐姐,我怀孕了,算过日子,明年五月中旬……”
  黄莺枝终于绷不住,身形晃了晃。
  “我的事千万别让阿爹知道,除了咱们这边,哪里也不能泄露,这是我自己怀的,不想让给任何人。”
  “孩子的亲爹是谁不重要,只要我的孩子健健康康,是我生的即可,我一定会把他(她)养好。”
  “姐姐别担心,我现在特别有钱,非常非常有钱……”
  足够对一个生命的一生负责。
  黄莺枝比黄时雨预想的冷静许多,看了眼琥珀又看向妹妹,“留下孩子的话以后再嫁可就诸多后顾之忧,你可想清楚了?”
  黄时雨嗯了声,一字一句道:“想清楚了。”
  不嫁就好了。
  谁也休想再以姻缘之事难为她与孩子。
  第92章 茶商
  只要在一个地方待久了,怀孕生子这种事就像包不住火的纸,捂不严实。不过黄时雨也没打算完全隐瞒,最好的初衷便是先藏三五年,等风波平息,就在清宁县安分地过自己的小日子。
  三五年后谁还记得谁。
  阿珣必然早已娶妻生子,再无后顾之忧。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生活,即便他无意中得知她生养孩子,也多半没空深思,深思了也毫无意义,天高皇帝远的,怎样都不至于千里迢迢前来兴师问罪。
  更何况千里迢迢的,消息没那么好传,而她与他之间也无甚牵连的熟人。
  打定主意,黄时雨就把事情全盘交代了,尤其是定居的想法。
  定居不是小事,首先就想到宅院,如今她不缺银钱,考虑的东西主要是安全和方便。
  清宁县最好的地段莫过于椿屿坊,邻里非富即贵,都是本地有头有脸的人家,距知县衙门又近,衙役每天巡逻都要经过此处绕一圈,风雨无阻,附近莫说宵小,连个乞丐都没有,相当清净。
  姐姐黄莺枝的家便在椿屿坊,说来也巧,就在她家附近恰好有两座宅院在坊正手里挂过名,等待买家。
  这两处占地偏小价格又极贵,买得起的都是起码要住几十口的大户人家,自然嫌小,不嫌小的又买不起,蹉跎良久竟被黄时雨赶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