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2 / 3)
“衡臣,这百家院的事,你阿玛和兄长知道么?”
“知道,否则以我一人之力又怎么能保护好他们?”张廷玉叹气,“您知道的,小山牵扯出的那件事凶险万分,稍不留神这一个院子的人就都没了。”
“索额图和明珠没有再监视这里吧?”
“自然是没有。”张廷玉奇怪地又看他,端量又端量,“四爷,您当初将赵德全父子放到我这,不正是因为知道我阿玛曾与索相和明珠有约定,不允许再动百家院一人吗?我阿玛已和他们有言在先,他们当然不可能再派耳目盯着这里。”
四阿哥点头,听张廷玉如此说,淡淡道:“嗯,糊涂了。”
“……四爷?”张廷玉忍不住就要拿手试他是否脑子有恙,四阿哥瞥张廷玉一眼,挥手挡开,眼底又恢复了素日的冷淡沉静。
“走吧。”百家院里传来饭香,四阿哥率先迈了进去。
两个月前胤禛做的那个梦并不是到抄家回来、听见赵德全溺毙就结束了。
那个梦里,赵德全确实死在永定河里,胤禛在确认尸首的时候见到了赵德全的儿子。
察觉赵德全并非寻常溺水而亡,他暗中把赵德全的儿子送到张廷玉处,也就是百家院。
梦里的胤禛从始至终都没有问过这个孩子叫什么名字,直到后来梦境转换,胤禛再与这孩子相见——那孩子已长得如他一般高,是粘杆拜唐阿的一员。
梦里,那孩子说:“主子唤奴才勾子即可,十年前是主子救了奴才。”
胤禛的梦并不完整,像破碎的、散乱的镜面,因此他也不知道为什么长大后的赵小勾会在粘杆处为自己效力。
是他秘密安排?还是张廷玉所为?
为什么梦里那个赵小勾没有留在百家院?
那梦里究竟是个什么世界?
若是未来,那么已经改变了……
第58章 第58章吃罢午饭,元氏……
吃罢午饭,元氏夫妇给四阿哥和张廷玉收拾出一间瓦房,二人到房中密谈。门外连着后院,孩子们正在院中踢球玩耍,欢快的声音不时传入。
“我去看过红罗厂胡同看过,那里确实有一家米行。”张廷玉低声,指着旧桌上一份舆图。舆图上一处地方已被朱笔圈中,正是近年在河堤工程中工部采购糯米的“广储粮庄”,位于红罗厂胡同。
“但奇怪的是,这广储粮庄似乎并不做民间生意,我让人乔装打扮去谈,把收购糯米的价格提高到高于市价三倍,那米行伙计竟然无动于衷,只说他们掌柜不在,做不了主。”
四阿哥道:“我查过,这米行三年前在官府完成了正式登记,但开张之后便一直闭店,可以说数月之间毫无盈利,直到……”直到为工部供米。
二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
“四爷,还有这所谓的辽东糯米,其实……”
“子虚乌有。”四阿哥沉声,忽地冷笑,“呵,皇家特供。”
张廷玉摇头叹气,“草民已向城中多家米行打听,这辽东糯米确实因路遥质优,在一段时间内受到城中部分富户追捧,但其所谓黏性更好、更易用以熬制糯米浆来夯土根本就是胡扯!我在红罗厂胡同静待两个多月,前日见到来了一个生面孔,那些广储粮庄的伙计似乎很是尊敬他,都称他‘寿大爷’,四爷,您可知这寿大爷是何许人?”
胤禛围着放舆图的小木桌踱了两圈,忖度稍顷,忽地口中吐出一个名字:“赫寿。”
“索额图家仆出身,现任内务府广储司员外郎。”
“那定然错不了了!”张廷玉双目放光,陡然兴奋,“四爷,这广储粮庄正是索额图那老匹夫设下,用以盗取
河道工程款的白手套啊!” ↑返回顶部↑
“知道,否则以我一人之力又怎么能保护好他们?”张廷玉叹气,“您知道的,小山牵扯出的那件事凶险万分,稍不留神这一个院子的人就都没了。”
“索额图和明珠没有再监视这里吧?”
“自然是没有。”张廷玉奇怪地又看他,端量又端量,“四爷,您当初将赵德全父子放到我这,不正是因为知道我阿玛曾与索相和明珠有约定,不允许再动百家院一人吗?我阿玛已和他们有言在先,他们当然不可能再派耳目盯着这里。”
四阿哥点头,听张廷玉如此说,淡淡道:“嗯,糊涂了。”
“……四爷?”张廷玉忍不住就要拿手试他是否脑子有恙,四阿哥瞥张廷玉一眼,挥手挡开,眼底又恢复了素日的冷淡沉静。
“走吧。”百家院里传来饭香,四阿哥率先迈了进去。
两个月前胤禛做的那个梦并不是到抄家回来、听见赵德全溺毙就结束了。
那个梦里,赵德全确实死在永定河里,胤禛在确认尸首的时候见到了赵德全的儿子。
察觉赵德全并非寻常溺水而亡,他暗中把赵德全的儿子送到张廷玉处,也就是百家院。
梦里的胤禛从始至终都没有问过这个孩子叫什么名字,直到后来梦境转换,胤禛再与这孩子相见——那孩子已长得如他一般高,是粘杆拜唐阿的一员。
梦里,那孩子说:“主子唤奴才勾子即可,十年前是主子救了奴才。”
胤禛的梦并不完整,像破碎的、散乱的镜面,因此他也不知道为什么长大后的赵小勾会在粘杆处为自己效力。
是他秘密安排?还是张廷玉所为?
为什么梦里那个赵小勾没有留在百家院?
那梦里究竟是个什么世界?
若是未来,那么已经改变了……
第58章 第58章吃罢午饭,元氏……
吃罢午饭,元氏夫妇给四阿哥和张廷玉收拾出一间瓦房,二人到房中密谈。门外连着后院,孩子们正在院中踢球玩耍,欢快的声音不时传入。
“我去看过红罗厂胡同看过,那里确实有一家米行。”张廷玉低声,指着旧桌上一份舆图。舆图上一处地方已被朱笔圈中,正是近年在河堤工程中工部采购糯米的“广储粮庄”,位于红罗厂胡同。
“但奇怪的是,这广储粮庄似乎并不做民间生意,我让人乔装打扮去谈,把收购糯米的价格提高到高于市价三倍,那米行伙计竟然无动于衷,只说他们掌柜不在,做不了主。”
四阿哥道:“我查过,这米行三年前在官府完成了正式登记,但开张之后便一直闭店,可以说数月之间毫无盈利,直到……”直到为工部供米。
二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
“四爷,还有这所谓的辽东糯米,其实……”
“子虚乌有。”四阿哥沉声,忽地冷笑,“呵,皇家特供。”
张廷玉摇头叹气,“草民已向城中多家米行打听,这辽东糯米确实因路遥质优,在一段时间内受到城中部分富户追捧,但其所谓黏性更好、更易用以熬制糯米浆来夯土根本就是胡扯!我在红罗厂胡同静待两个多月,前日见到来了一个生面孔,那些广储粮庄的伙计似乎很是尊敬他,都称他‘寿大爷’,四爷,您可知这寿大爷是何许人?”
胤禛围着放舆图的小木桌踱了两圈,忖度稍顷,忽地口中吐出一个名字:“赫寿。”
“索额图家仆出身,现任内务府广储司员外郎。”
“那定然错不了了!”张廷玉双目放光,陡然兴奋,“四爷,这广储粮庄正是索额图那老匹夫设下,用以盗取
河道工程款的白手套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