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第39节(2 / 4)
这些有底气让家里下人们找上报房的小娘子们, 家里的祖父和父兄,不是朝廷官员,便是勋贵人家, 都是报房东主朱旭平常想求见都见不着的大人物。
对此,东主朱旭心里是又高兴又发愁。
高兴的是,自己的朱雀门小报,被这么多达官贵人家里的女眷记住,以后报纸不愁卖了。
之后的广告自然也会源源不断。
愁的则是这些小娘子们,都强烈的要求他明日就把这本书的后续刊登出来,让她们一次看个够。
可是。
朱旭手里哪里有后续啊,别说他了,朱旭疑心恐怕就是那位作者杨小娘子自己,多半也没有啊。
毕竟,当初签订的契约,就是让人家七天交两万字的稿子即可。
可没有这么赶时间的。
朱旭好声好气的给上门的人,解释清楚小说的情况。
之后。
便赶忙从大抽屉里拿出之前签的契约,找到杨蔓娘家的住址。
安排大掌柜朱贵去杨蔓娘家里瞧一瞧,看看对方的稿子写的如何了。
于是。
杨蔓娘从矾楼一下工。
才走到巷子口儿,便瞧见了停在自家门口的青布蓬牛车。
以及正准备下车的报房大掌柜朱贵。
“哎呀,杨小娘子,你可算是回来了!”
朱贵见着杨蔓娘。
眼睛瞬间一亮。
“大掌柜是专门来找我的吗?”
杨蔓娘停步笑着道。
她这两日虽然白天正常的去矾楼上班,回家就抓紧时间点灯写后续的写稿子,但是也一直都悬着心,不知道自己的小说能不能在大宋有市场。
但此刻见着专程而来的大掌柜朱贵,杨蔓娘心里的隐忧,瞬间便消散了。
她做了个请的手势。
笑着邀请道:
“外边儿天寒地冻的,说话不便,大掌柜进屋里坐坐吧!”
“呵呵,也好。”
朱贵点点头,跟着杨蔓娘一道进屋,坐在外间厨房的绣墩儿上。
看着眼前这虽然收拾的很干净,却空间狭小,逼仄,连个像样的待客大桌子都没有的地方,朱贵简直不敢相信,这样的环境下,这杨小娘子是怎么写出来的话本子的? ↑返回顶部↑
对此,东主朱旭心里是又高兴又发愁。
高兴的是,自己的朱雀门小报,被这么多达官贵人家里的女眷记住,以后报纸不愁卖了。
之后的广告自然也会源源不断。
愁的则是这些小娘子们,都强烈的要求他明日就把这本书的后续刊登出来,让她们一次看个够。
可是。
朱旭手里哪里有后续啊,别说他了,朱旭疑心恐怕就是那位作者杨小娘子自己,多半也没有啊。
毕竟,当初签订的契约,就是让人家七天交两万字的稿子即可。
可没有这么赶时间的。
朱旭好声好气的给上门的人,解释清楚小说的情况。
之后。
便赶忙从大抽屉里拿出之前签的契约,找到杨蔓娘家的住址。
安排大掌柜朱贵去杨蔓娘家里瞧一瞧,看看对方的稿子写的如何了。
于是。
杨蔓娘从矾楼一下工。
才走到巷子口儿,便瞧见了停在自家门口的青布蓬牛车。
以及正准备下车的报房大掌柜朱贵。
“哎呀,杨小娘子,你可算是回来了!”
朱贵见着杨蔓娘。
眼睛瞬间一亮。
“大掌柜是专门来找我的吗?”
杨蔓娘停步笑着道。
她这两日虽然白天正常的去矾楼上班,回家就抓紧时间点灯写后续的写稿子,但是也一直都悬着心,不知道自己的小说能不能在大宋有市场。
但此刻见着专程而来的大掌柜朱贵,杨蔓娘心里的隐忧,瞬间便消散了。
她做了个请的手势。
笑着邀请道:
“外边儿天寒地冻的,说话不便,大掌柜进屋里坐坐吧!”
“呵呵,也好。”
朱贵点点头,跟着杨蔓娘一道进屋,坐在外间厨房的绣墩儿上。
看着眼前这虽然收拾的很干净,却空间狭小,逼仄,连个像样的待客大桌子都没有的地方,朱贵简直不敢相信,这样的环境下,这杨小娘子是怎么写出来的话本子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