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第1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外面响起大管事曹顺心的催促声儿:
  “都干嘛呢呆在里面!还不点卯?等着扣钱呢?”
  众人才发现到点儿了。
  一窝蜂的跑出去点卯。
  在西楼前面的庭院排好队。
  曹顺心拿着员工名册,一一点名。
  “廖春花!”
  “到了!”
  “吕小娘!”
  “在的!。”
  “......”
  “杨蔓娘!”
  “到!”
  杨蔓娘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
  感觉大管事曹顺心的目光。
  在自己身上停留了好几秒,才继续往下点卯。
  西楼加上副管事,一共四十四人。
  今日有一个搬货的杂役迟到了。
  扣了五文钱。
  曹顺心皱着眉头,语气严肃:
  “昨儿个晚上,一楼的一十九号桌子的客人,被撒暂缠住了,杨三元是怎么管事的?还有负责一十九号桌子的侍女,都怎么招呼客人的?这些撒暂客人既然不喜,为什么不帮客人赶走?”
  所谓撒暂,有点儿类似厮波,就是一群来酒楼向客人兜售货物的小贩,不过厮波更讲规矩,客人不愿意就罢了,并不强买强卖。
  而撒暂,则是一群社会闲杂人员组成的,像狗皮膏药似的缠着你,也不管你买不买,就强行将自家兜售的货品摊在桌儿上,你不买东西就在桌子边儿不走。让客人厌烦,能出来矾楼吃饭的,大多都是有头有脸的,总不好为了几文钱的东西吵吵嚷嚷。
  所以,若是酒楼方面不出面干预的话,大多数客人都为了面子,忍着气不得不花钱买了些小物件儿,才能将人打发走。
  不过,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
  一般的大酒楼,通堂里都会有这样的撒暂,虽然有点讨嫌儿,但也都是为了生存,而且三教九流汇聚一堂,酒楼中可提供的服务更加完备。
  所以,即使是矾楼这样的地方,也不会一股脑的赶走这些人。
  一般都是看客人不喜,管事和侍女会出面将其赶走。
  所以。
  曹顺心这话虽然看似严格,却也是雷声大雨点小的做做样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