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第1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笑眯眯的道:
  “那当然啦,这可是蜜豆斋的点心呀!昨儿个我不是跟师傅一起给素素姑娘伴奏么,素素姑娘不光赏了钱,还给我们分了一碟子定胜糕哦。”
  杨蔓娘听了有些感动。
  楼里的点心,摆盘都很精致,一碟子定胜糕统共不会超过六块。
  梁乐乐师傅手下还有另外一个徒弟。
  所以,分下来一个人也不过才两块。
  她正想说什么。
  走廊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儿。
  副管事常清年的声音随后而至:
  “人呢!快给清竹轩掌灯,客人就上来了!”
  一般情况下,西楼二楼雅间,都是下午申时以后才上客的,不过也有例外,就是东楼和北楼的客人满了,也会移到这边儿,这样的情况,一般都是休沐日或者过节的时候。
  清竹轩是杨蔓娘管的雅间。
  她没有时间耽搁,匆匆和梁乐乐说了两句道别,便麻利的带着灯烛匣子去给清竹轩里点灯。
  这个年代,虽然已经有了玻璃制品,但价格比较贵,应用范围也有限,大多是制作成玻璃鹅、玻璃葡萄串儿,玻璃马,玻璃钗或者玻璃簪子这样的小件赏玩之物。
  并没有用在窗户上,这个年代的窗户材质还是明纸和明瓦。
  所以。
  冬天不像夏天那样,可以随意的开窗户。
  屋子里的光线,还是有些昏暗的。
  所以在矾楼,冬日的白天依旧是要点燃灯烛的。
  杨蔓娘刚刚点好灯烛。
  客人便到了。
  为首的客人,是个三十来岁的男子,身材矮胖,穿着一身儿赭红色圆领长袍,外面是一件墨狐皮裘衣。
  腰间的腰带上镶着一块鸽子蛋大的翠玉。
  另外两位,身形都很匀称,但穿着打扮也和这位不相上下,一个蓝色一个豆青色。
  只看衣着,便知道都不是差银子的主儿。
  不过。
  杨蔓娘关注的不是对方身上的翠玉,而是豆青色衣裳的男子拿在手上的一份报纸。
  为首的男子跟卢亚威点了菜之后。
  便一边喝茶。
  一边旁若无人的开始聊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