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第1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杨蔓娘就像一个创业者,努力的说服风投公司给自己投资一般。
  和蔼可亲。
  努力的描绘努力的方向和成功后的蓝图:
  “大致就是这样的,你们支持我的话,最多一个月,成功赚了银子之后。别的我不敢说,但至少咱们不用为每天受冻,不用为家里的炭火发愁了,每旬也至少吃一次羊肉小葱饼。”
  杨蔓娘放下手里的碗。
  胸有成竹的保证道。
  虽然对自己有信心,但是,因为不是很确定自己的小说在北宋是否会水土不服。
  所以,杨蔓娘并不敢一次就画太大的饼。
  但是,即使这样。
  也已经让老三杨盼娘两眼放光了。
  “好呀好呀,大姐,我肯定是双手支持你的,那大姐你快些写吧,以后家里的所有家务活计我都包圆儿了!”
  对于杨盼娘来说,干点活计怕什么,她平常也一直帮家里干活的,扫地做饭都不在话下。
  现在多干点儿活,让大姐赚了钱买羊肉小葱饼。
  她是极乐意的。
  毕竟,家里已经快半年没吃过肉了,尤其是美味的羊肉小葱饼,要卖六文钱一个,她连做梦都想吃。
  倒是老二杨士林相对冷静,虽然不想打击大姐。
  还是抿了抿唇。
  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可是大姐,《小报》和《李氏小报》上并没有你说的那种连载小说?大姐写了若是人家不收怎么办?”
  “放心吧,大姐有法子让《小报》收我的小说的,不过还需要你帮忙。”
  “帮什么忙?”
  “你往后出去卖报的时候,帮我留意打听打听《小报》和《李氏小报》的大管事或者东主,都一般哪天在报房,只要让我能有机会见上一面,我保证可以把我写的小说卖出去。”
  杨蔓娘说这话,倒不是胡吹大气。
  现代人说起大宋朝,大家可能都会想到“弱宋”,想到后期南宋的金兵南下,想起岳飞秦桧。
  但是,北宋的民间经济实力,却也是不可忽视的强盛。
  陈寅恪先生就曾说道:“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实力几乎是引领世界的水平,甚至是中国历史的最高峰,城市化水准达非常高,甚至到了百分之二十二。
  在这方面,同一时期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相比。
  也是因为这空前鼎盛的经济状态,才造就了各种小报的产生。
  还有雕版印刷技术经过了唐朝的发展,到如今更是飞速改进至成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