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第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老三杨盼娘洗锅,扫地收拾卧室的火盆儿。
  老二杨士林重新披上羊皮裘,提上家里的柳条大筐出门,他也闲不了,虽然今日不用出门做活儿,却也要将家里的水缸提满雪。
  冬天一家人的饮用和洗东西全靠这化了的雪水。
  杨蔓娘也没时间耽搁,开始快速的换衣裳净面。
  又按着记忆中的样子,将头发从顶部分成两大股,梳成对称的双平髻。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
  便收拾好出了门。
  第3章
  正如更夫所报的,今日汴京城天气晴空万里,不过天上还是飘着淡淡的明霜。
  汴京清晨的街道。
  早已十驴马穿行,马车颠簸,繁忙又拥挤。
  四轮牛车承载着肉.体,两条人腿承载着灵魂。
  没钱租牛车,打工人只能靠两条腿去上班。
  越往前街走,眼前的建筑也变得色彩鲜明和规整起来,行人也逐渐增多。
  杨蔓娘打量着四周开门的几家临街店铺,顿时有些挪不开眼。
  忍不住放慢了脚步。
  牙行,书店,米铺,肉店,布料店,胭脂水粉店,糕饼店,包子店,汤饼铺子,水饭食肆,门口挂着各色的幡子,门脸儿都装潢的极为精致整洁,各有特色。
  店铺里买早食的客人,穿的都是颇为体面的彩色短袄,一看就是来自家境颇为殷实的人家。
  路上挂着彩色铃铛,铺着篷布的的公交牛车缓缓而行,不时的有人招手坐车。
  这一切的一切。
  都和现代相差巨大,如同古画一般雅致。
  这。
  就是北宋啊。
  不愧是历史上商品经济最发达,最繁华的北宋汴京城。
  抬起头,任由天上落下的明霜飘缓缓在脸上。
  这一刻。
  杨蔓娘才有一种实实在在的穿越感。
  有了一种劫后余生,大难不死的激动。
  肉铺门口,瞧见那摆在砧板上,切的一块块红白相间的大肉块儿,杨蔓娘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作为一个在现代无肉不欢,哪怕炒土豆丝儿都要放点肉片儿的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