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第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伴随着老旧架子床的咯吱声儿。
  眯着眼努力的适应眼前的黑暗,打量全屋。
  这显然是卧室。
  空间并不大。
  瞧着约莫也就二十个平方,或者,有可能更小。
  屋里的东西少的可怜。
  除了一张靠墙的架子床以外。
  西侧的窗户下面,还摆放着一个闷户橱。
  这是大宋普通百姓用最常用的柜子,这种柜子形体与普通的桌案相仿,有点像现代的床头柜放大加高版。面儿下面安有抽屉,有两个抽屉的称为连二橱,三个抽屉的称为连三橱,以此类推。
  不过,不论是二屉、三屉还是四屉的,在民间都统一叫做闷户橱。
  一般桌案同高,可以当作作桌案使用,下置的抽屉叫做闷仓,可供储藏东西。
  记忆里,这样的东西,如今在底层人家算是必备的家具了,几乎家家户户嫁娶时候都需要打一个的。
  自家家里的这一个,还是她爹成亲的时候专门托人打的。
  靠近门口的位置,围着放着火盆儿,是黄泥做的,里面早已经冷灰死灶,没有一丝热乎气儿了。
  杨蔓娘忍不住裹紧了身上的被子。
  穷人冬天里天天烧炭取暖,是根本不实际的。
  也许现代人可能会说,山里到处是树木,随便砍点回来烧不行吗?
  还真不行。
  在杨蔓娘的记忆里,汴梁城附近的树木几乎都划分给皇亲国戚,或者有钱有势的老爷们的,贫寒人家想要随意砍柴,几乎是不可能的。
  按着大宋律法。
  民伐桑枣为薪者,罪之。剥桑三工以上,为首者死,从者流三千里。
  敢随便砍伐树木当柴火烧的平民,都要是治罪的!如果砍伐的树木超过一百二十尺,主犯就要被判处死刑,从犯也要被流放边疆。
  除了属于皇帝的山林,还有很多属于达官显贵、寺庙道观的,这些山头儿,普通老百姓都不能去随便砍柴!
  要想大量的砍柴烧炭,那就得跑去荒无人烟、豺狼虎豹横行的荒山野岭里去。
  所以,木炭在冬天价格也是非常贵的。
  也是汴京家家户户都必不可缺的。
  这个季节汴梁城,百姓取暖靠的便是木炭,每日里一大清早,都有不少卖炭翁从城外赶着牛车来城里卖炭,十斤木炭六十文钱,按着杨蔓娘加的情况,要省着用十天,几乎一天也就一斤木炭,所以也只能做饭的时候用。
  运气好的话,做了夕食,留下第二日引火的碳放进灰里。
  还有剩余的火,便直接倒进火盆儿里,端进卧室,也能暖和一些。
  好在穷苦人家温饱都难,自然讲究不起来男女大妨,加上兄妹三个都年纪不大,夜里便挤在一起,也能增加点热乎气儿,省下一些木炭方面的开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