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3 / 4)
至于南信国打的主意,景宁帝也不是猜不到。
按理说,如果沈华筝自己有意,也不是不能从这些儿郎里面选一两个喜欢的留下。
如果都喜欢,也可以全部留下。
反正她年纪还小,就当是培养一下感情。
到时候看沈华筝喜欢哪个,由他来赐婚。
正好趁着培养感情的时间,也可以暗中观察到底哪个人更更靠谱一些。
如果都喜欢……那也不是不行。
就当是养几个面首在府里。
反正沈华筝有自己的封地,在京城也有自己的县主府。
到时候她大可带着面首们住到自己的地方去,谁也碍不着他们。
可如今看着,沈华筝是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意思。
又或者说,她根本不知道对方到底打着什么心思。
再看沈家父子那严防死守的样子,如果有人敢贸然接近沈华筝,估计会被打断腿。
既然如此,景宁帝也就装作不知南信的心思。
就算南信使臣真的厚着脸皮开口了,他也会一口拒绝。
景宁帝和沈家人猜的没错,南信确实对沈华筝动了心思。
早在知道大梁发现了能够实现量产的,又能够饱腹的作物后,南信那边就开始关注这事了。
这一关注可不得了,他们发现这事竟然是大梁一个名为沈华筝的小姑娘提出来的。
那小姑娘的身份也了不得,是大梁户部尚书之女,太师的外孙女。
还是大梁皇帝亲封的上林署令。
若是以往听到有女子能够进入朝堂与男子一同为官,他们肯定会觉得奇怪。
莫不是那大梁皇帝脑子里进了水,否则又怎么会有这样莫名其妙的举动?
可了解到沈华筝立下的一应功劳后,这个想法立刻消失了。
沈华筝不仅提出土豆能够实现量产,她还做出了实践。
除了土豆,她还帮着大梁种出了反季节蔬菜和各种瓜果,造出温室大棚。
后来沈华筝更是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到大梁西北边境,协助当地官员进行土豆种植推广。
在这期间,她还根据大梁西北的具体情况,做了一些对农作物种植有帮助的设计。
至少据南信所知,就有什么滴灌循环系统,还挖了蓄水池。
知道的消息越多,南信国君越眼红。
为什么南信没有这样的人才呢?? ↑返回顶部↑
按理说,如果沈华筝自己有意,也不是不能从这些儿郎里面选一两个喜欢的留下。
如果都喜欢,也可以全部留下。
反正她年纪还小,就当是培养一下感情。
到时候看沈华筝喜欢哪个,由他来赐婚。
正好趁着培养感情的时间,也可以暗中观察到底哪个人更更靠谱一些。
如果都喜欢……那也不是不行。
就当是养几个面首在府里。
反正沈华筝有自己的封地,在京城也有自己的县主府。
到时候她大可带着面首们住到自己的地方去,谁也碍不着他们。
可如今看着,沈华筝是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意思。
又或者说,她根本不知道对方到底打着什么心思。
再看沈家父子那严防死守的样子,如果有人敢贸然接近沈华筝,估计会被打断腿。
既然如此,景宁帝也就装作不知南信的心思。
就算南信使臣真的厚着脸皮开口了,他也会一口拒绝。
景宁帝和沈家人猜的没错,南信确实对沈华筝动了心思。
早在知道大梁发现了能够实现量产的,又能够饱腹的作物后,南信那边就开始关注这事了。
这一关注可不得了,他们发现这事竟然是大梁一个名为沈华筝的小姑娘提出来的。
那小姑娘的身份也了不得,是大梁户部尚书之女,太师的外孙女。
还是大梁皇帝亲封的上林署令。
若是以往听到有女子能够进入朝堂与男子一同为官,他们肯定会觉得奇怪。
莫不是那大梁皇帝脑子里进了水,否则又怎么会有这样莫名其妙的举动?
可了解到沈华筝立下的一应功劳后,这个想法立刻消失了。
沈华筝不仅提出土豆能够实现量产,她还做出了实践。
除了土豆,她还帮着大梁种出了反季节蔬菜和各种瓜果,造出温室大棚。
后来沈华筝更是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到大梁西北边境,协助当地官员进行土豆种植推广。
在这期间,她还根据大梁西北的具体情况,做了一些对农作物种植有帮助的设计。
至少据南信所知,就有什么滴灌循环系统,还挖了蓄水池。
知道的消息越多,南信国君越眼红。
为什么南信没有这样的人才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