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3 / 4)
看参观完新客栈后,她专门去找了客栈的大厨,将一本菜谱交给了他们。
“这本菜谱上都是原来在杜氏酒楼卖的好菜,都非常可口,以前的销量都非常好,你们快花时间研究,早日加到菜单上,知道了吗?”杜杏儿嘱咐道。
“少夫人,我们一定花时间研究。”大厨接过菜谱后,恭敬地回了一句。
晌午休息时,杜杏儿再次将客栈的人都召集了起来。
“我今天看了你们大家在早上的表现,都非常好,说明这次培训非常有意义,我相信,客栈有你们这样的人,以后的生意一定会非常好。”杜杏儿首先便夸赞了他们一番,给他们增强信心。
杜杏儿一说完,底下的人便开始了鼓掌。
“现在客栈已经快收拾干净了,希望大家可以加把劲,因为客栈很快就要开始营业了,大家可以做到吗?”杜杏儿继续鼓励道。
“可以的!”他们都异口同声地回答。
杜杏儿满意地点了点头,开始了展望,“客栈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而是大家的,客栈的兴隆离不开大家,希望在以后的营业中,大家可以尽心尽力,发挥所长,可以吗?”
“可以!”又是整齐的回应声。
散会后,杜杏儿还是压抑不住心中的快乐,笑容一直挂在脸上。
这一次的培训成果出乎她的意料,大家都很配合。
下午时,杜杏儿也没有离开,而是监督他们干活,并不时地提出改进意见。
那些人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亲力亲为的老板,一瞬间对杜杏儿的佩服更深了。
忙活到了夕阳西下,杜杏儿才坐上马车回闻府。
第327章 大获成功
虽然说闻骁的婚礼只有达官贵人和一些小门小户参加,但是婚礼的盛大还是很快就传了出去。
几乎京城里的所有人都有所耳闻,特别是皇帝给闻骁送的大礼。
经过这次婚礼,他们都知道杜杏儿不是一般的乡下女人,不可小觑。
因此,在知道杜杏儿的新客栈要开业之后,很多人都抱着捧场的心态来消费。
可以说,客栈的门刚刚打开,就有一大帮人冲了进去,点了好多菜。
连客栈原来的员伙计都惊呆了,纵然是在旺季,他们都没有见过如此场面。
他们不得不感慨,杜杏儿果然是个人物,竟然有这样的吸客能力。
因为人实在是太多了,客栈的人从早忙到晚,几乎是脚不点地,急匆匆地穿梭在厨房与大堂之间,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后面的大厨也是,忙着炒菜,连汗都来不及擦。
第一天营业结束后,杜杏儿特意算了算账,发现营收是平时的好几倍,可见很多人人都是抱着来看看的心态。
但是杜杏儿凭借着历来做生意的经验,推测出之后的客人即使减少,也会保持稳定水平。
因为她特意留意了客人们吃菜的样子,都是赞不绝口,这说明她带来的菜单是复合京城人的口味的。
她相信以后客栈的回头客一定不会少,再加上一传十,十传百,客栈的名声就可以打响,也不愁没有新客人。
果然如杜杏儿所料,店里的冷吃兔、烤鸡、剁椒鱼头等菜颇受欢迎,名声立刻传遍京城,客人也越来越多。 ↑返回顶部↑
“这本菜谱上都是原来在杜氏酒楼卖的好菜,都非常可口,以前的销量都非常好,你们快花时间研究,早日加到菜单上,知道了吗?”杜杏儿嘱咐道。
“少夫人,我们一定花时间研究。”大厨接过菜谱后,恭敬地回了一句。
晌午休息时,杜杏儿再次将客栈的人都召集了起来。
“我今天看了你们大家在早上的表现,都非常好,说明这次培训非常有意义,我相信,客栈有你们这样的人,以后的生意一定会非常好。”杜杏儿首先便夸赞了他们一番,给他们增强信心。
杜杏儿一说完,底下的人便开始了鼓掌。
“现在客栈已经快收拾干净了,希望大家可以加把劲,因为客栈很快就要开始营业了,大家可以做到吗?”杜杏儿继续鼓励道。
“可以的!”他们都异口同声地回答。
杜杏儿满意地点了点头,开始了展望,“客栈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而是大家的,客栈的兴隆离不开大家,希望在以后的营业中,大家可以尽心尽力,发挥所长,可以吗?”
“可以!”又是整齐的回应声。
散会后,杜杏儿还是压抑不住心中的快乐,笑容一直挂在脸上。
这一次的培训成果出乎她的意料,大家都很配合。
下午时,杜杏儿也没有离开,而是监督他们干活,并不时地提出改进意见。
那些人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亲力亲为的老板,一瞬间对杜杏儿的佩服更深了。
忙活到了夕阳西下,杜杏儿才坐上马车回闻府。
第327章 大获成功
虽然说闻骁的婚礼只有达官贵人和一些小门小户参加,但是婚礼的盛大还是很快就传了出去。
几乎京城里的所有人都有所耳闻,特别是皇帝给闻骁送的大礼。
经过这次婚礼,他们都知道杜杏儿不是一般的乡下女人,不可小觑。
因此,在知道杜杏儿的新客栈要开业之后,很多人都抱着捧场的心态来消费。
可以说,客栈的门刚刚打开,就有一大帮人冲了进去,点了好多菜。
连客栈原来的员伙计都惊呆了,纵然是在旺季,他们都没有见过如此场面。
他们不得不感慨,杜杏儿果然是个人物,竟然有这样的吸客能力。
因为人实在是太多了,客栈的人从早忙到晚,几乎是脚不点地,急匆匆地穿梭在厨房与大堂之间,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后面的大厨也是,忙着炒菜,连汗都来不及擦。
第一天营业结束后,杜杏儿特意算了算账,发现营收是平时的好几倍,可见很多人人都是抱着来看看的心态。
但是杜杏儿凭借着历来做生意的经验,推测出之后的客人即使减少,也会保持稳定水平。
因为她特意留意了客人们吃菜的样子,都是赞不绝口,这说明她带来的菜单是复合京城人的口味的。
她相信以后客栈的回头客一定不会少,再加上一传十,十传百,客栈的名声就可以打响,也不愁没有新客人。
果然如杜杏儿所料,店里的冷吃兔、烤鸡、剁椒鱼头等菜颇受欢迎,名声立刻传遍京城,客人也越来越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