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兵部户部还在拉扯粮草到底是远程运去还是临近收购,在没找到合适的主持人选之前也不可能有结果,再过;
  礼部一位员外郎掏出一张慈英太子像……
  等会。
  什么像???哪部???
  都知道礼部林侍郎是沈少傅以前倚重的人,连带着也受陛下不少青眼;
  常尚书又上了年纪,不常管事,只等着找个良辰吉日乞骸骨了。
  所以要说六部中这一文部,这些年下来既然没有过什么大变动, 都还默认是沈少傅的人。
  杨戎生是知道自己儿子这些天跑去混过的那些事的, 也知道备战北境是沈厌卿在背后推动;
  按说陛下和沈厌卿都是做事专心的人, 一个时间段儿里只愿意忙一件事,多了就怕生枝节。
  因此这些天里都是兵部的汇报占的时间最长, 别人一点儿怨言也不敢有,暗地里写了一堆稿子,等大军开走再和兵部玩命。
  他不久前才为慈英太子像的事敲打了一阵儿子,现在竟有人敢拿到朝堂上来了,十成十是要找事;
  再观陛下的脸色,也没打算要阻拦——
  安芰却看着有些紧张。
  是了。
  杨戎生知道问题出在哪了。
  确实有什么事情不一样,但不在皇帝身上,而是在御前大太监这儿。
  安芰虽然年轻,但沉着压得住阵,今日却一副有点儿心神不宁的样子,偶尔往边儿上瞥。
  顺着他目光去看——那可是皇帝早上出来的门。
  陛下都在这坐着了,门后还能有谁?
  杨国舅心头升起一个不是很妙的猜测。
  这猜测一冒出来,他心里对那副画像的担心就没有了,换成了更大更膨胀的担心。
  崇礼元年比战场上还吓人的刀光剑影,陡然在他眼前闪了一下。
  …………陛下终于决定把人抬出来了?
  也行也行,是好事,总比一直头上吊着把剑好……
  他就说,琼姐的儿子不至于那么心狠,要把他们父子打包送北边养蛊去;
  果然还是铺垫,是有人在背后推动……
  杨戎生不看上面了,眼神也就不必偷偷摸摸,换成了光明正大一身正气的样子,扫视了一圈周围。
  别人没他消息多,自然也没法将这些事情联系到一起;
  现下都正懵着,要听听礼部那位“叛变”的员外郎要说什么。
  只见那人展开了卷轴,施施然给周围人看了一圈,心满意足地收获了许多惊呼,才朗声开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