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3 / 3)
“薛三是个有本事的人,就是运气不好,明明出身也算不错,可偏偏河东薛家之前坏了大事,不然那小子也算是名门后裔,正经的世家子弟。”
“好容易靠着菽油和曲圆犁出头了,结果还是因为薛家陛下只给了流外小官。这么多年来活没少干,但这品级……”
李成器后面的话没说,但作为他亲儿子的李琎其实心里明白,他父王觉得陛下对薛先生太过抠搜,你看长平王那个曾孙李林甫,论实绩跟薛三根本比不了,但人家从千牛直长一路升到御史中丞这才几年,简直就是飞升。
……李林甫要是有薛三那么多功劳,别说御史中丞,六部侍郎他都能运作得了。
想到这里,李琎也暗暗叹气。
这几年,李林甫之流在朝中出头的不少,好在内阁的相爷们还压得住,没让这些小人得势。
但总靠这几位顶层人肯定不行,毕竟按照陛下的习惯,宰相这个位置可是轮流做的,若是朝中都是李林甫之流,那他上位也是迟早的事。
“……薛三要是换个出身就好了。”
彼时的宁王慨叹道。
“也不用出身宗室,书香清流就足够,总不至于被如此压制。”
他这样说,他亲儿子就在一旁撇嘴。
书香清流可养不出薛先生这样的人物,他父王又不是没见过朝中的那些酸儒,满口仁义道德,也没见真作出什么利国利民的实事。
真是,这么出色的一个能臣,怎么就给打发出海了呢!
当时李琎的确十分担心,要不是748出了长安就一路夺命狂奔,他其实还想去海州为薛先生送行,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上先生的地方。
结果人走了也就一个多月,州胡岛的土人忽然向光禄寺提交了归附表文,说是他们在大唐使节团的帮助下,打败了投降新罗的蓟马部落,统一了全岛,因此对大唐十分感激。
他们接受了薛大人的招抚,请求成为大唐的臣民,并愿意让州胡岛成为大唐皇帝陛下的马场。
李琎:……!
他要是没记错的话,所谓的大唐使节团,应该一共就有两个人吧?!一个是薛先生还有一个姓高的随从,就这俩就统一了州胡岛吗?!
不过大唐的文官也不全都是文官,有部分文官非常擅长上马操刀剁人头,论凶残也不比武将差多少。
虽然两人统一州胡岛这事儿听着有点惊悚,但这不是还有张孝嵩带兵连克百城收复拔汗那这个珠玉嘛。和凶残的大食、吐蕃联军比起来,州胡岛上的部落那就是村民械斗,根本也不算什么大战。
不过借由此事,朝中也有人记起来在张孝嵩收复拔汗那的关键一战中,这位薛三其实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别的不说,单就大破渴塞城这一场,论军功薛三乃是独一份,在西域也是令人闻风丧胆。 ↑返回顶部↑
“好容易靠着菽油和曲圆犁出头了,结果还是因为薛家陛下只给了流外小官。这么多年来活没少干,但这品级……”
李成器后面的话没说,但作为他亲儿子的李琎其实心里明白,他父王觉得陛下对薛先生太过抠搜,你看长平王那个曾孙李林甫,论实绩跟薛三根本比不了,但人家从千牛直长一路升到御史中丞这才几年,简直就是飞升。
……李林甫要是有薛三那么多功劳,别说御史中丞,六部侍郎他都能运作得了。
想到这里,李琎也暗暗叹气。
这几年,李林甫之流在朝中出头的不少,好在内阁的相爷们还压得住,没让这些小人得势。
但总靠这几位顶层人肯定不行,毕竟按照陛下的习惯,宰相这个位置可是轮流做的,若是朝中都是李林甫之流,那他上位也是迟早的事。
“……薛三要是换个出身就好了。”
彼时的宁王慨叹道。
“也不用出身宗室,书香清流就足够,总不至于被如此压制。”
他这样说,他亲儿子就在一旁撇嘴。
书香清流可养不出薛先生这样的人物,他父王又不是没见过朝中的那些酸儒,满口仁义道德,也没见真作出什么利国利民的实事。
真是,这么出色的一个能臣,怎么就给打发出海了呢!
当时李琎的确十分担心,要不是748出了长安就一路夺命狂奔,他其实还想去海州为薛先生送行,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上先生的地方。
结果人走了也就一个多月,州胡岛的土人忽然向光禄寺提交了归附表文,说是他们在大唐使节团的帮助下,打败了投降新罗的蓟马部落,统一了全岛,因此对大唐十分感激。
他们接受了薛大人的招抚,请求成为大唐的臣民,并愿意让州胡岛成为大唐皇帝陛下的马场。
李琎:……!
他要是没记错的话,所谓的大唐使节团,应该一共就有两个人吧?!一个是薛先生还有一个姓高的随从,就这俩就统一了州胡岛吗?!
不过大唐的文官也不全都是文官,有部分文官非常擅长上马操刀剁人头,论凶残也不比武将差多少。
虽然两人统一州胡岛这事儿听着有点惊悚,但这不是还有张孝嵩带兵连克百城收复拔汗那这个珠玉嘛。和凶残的大食、吐蕃联军比起来,州胡岛上的部落那就是村民械斗,根本也不算什么大战。
不过借由此事,朝中也有人记起来在张孝嵩收复拔汗那的关键一战中,这位薛三其实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别的不说,单就大破渴塞城这一场,论军功薛三乃是独一份,在西域也是令人闻风丧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