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1 / 3)
“而且种植之后可以及时对牧草进行收割和存储,如果使用青储技术还可以延长草料的存储时间,冬天也不愁没草吃。”
草原上的野草春天鲜嫩,含水量高、适口性好,牛羊牲畜都爱吃。
可等过了春天,牧草的长势虽然旺盛,但口感却比不得之前。等到了秋冬更是迅速干枯腐烂,吃都没得吃了。
748说的青储料,是指将鲜料采集后压实封闭,与外部空气隔绝,使厌氧发酵,保证鲜棵饲料经久不坏的一种方法。青贮不但能延长保质期,营养物质还不会减少,还能把一些副产品去除有害物质,成为青储的饲料,对肉羊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好处。
在场郭虔瓘等人做梦都没想到还有不用抢地盘就能养牛羊的法子,一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都看向阿史那献。
你是西突厥王族啊,放牧你们最熟悉,你说薛三这办法可行吗?
阿史那献:……
阿史那献也不敢说啊。他们祖辈传下来的都是圈牧场,哪里有草就去哪里放羊。秋冬草不够了就杀了羊去中原打谷草,啥时候听过这种草料的法子!?
最后还是李琮凭借着对748的盲目信任投下了赞成票。
“我同意薛先生的办法。”
他坚定地站出来,替安西牧场站台。
“拔汗那大胜以后,现在西域诸国还算平稳,一时半刻不太可能有战事。”
“趁着这个机会,我们可以在马扎不坦城外先搞个牧场,把之前荒废的屯田改为牧草田,先试个一两年看看。”
“养牛的时间长,咱们可以先养一批羊,行不行年底便知分晓。龟兹城的工坊需要羊毛,再不济还能给安西的将士们吃一顿羊汤。若真要是能行得通,咱们再向其他地方推广也不迟啊。”
第151章 我可比易不静强多了
郯王都拍了板, 其他人也不好多说什么。
好在第一期牧场的花费不算高,只是圈了马扎不坦城周围的一块坡地,沿着坡地修了一圈矮墙,里面再用木桩围成篱笆, 就算是牧场的选址了。
748在去年前往西域的时候就开始收集苜蓿种, 薛大壮因为宿主等级升星获得了能够长时间储存种子的空间,748第一时间便把收集到的苜蓿种放了进去, 并且还在不断托人花钱收集。
苜蓿这东西, 广泛生长于大唐的西北, 西域往西的绿洲和草场也有分布,田边、路旁、旷野、草原、河岸及沟谷等地,采集起来并不困难。
于是等到筹建牧场的时候, 748已经积累了十分客观的草种数量。
748选择的苜蓿田原本是一片荒地,这样的荒地在碛西有很多, 都是微带盐碱的薄田,便是耕种也收不出多少粮食。
播种苜蓿需要浅耕灭茬, 除草、保墒, 然后深翻,但这些对负责耕种军兵来说都不是问题, 因为都护府已经在去年年底便给各处屯田地下发了轻巧灵活的曲辕犁,耙压土地比之前要省力许多,耙草田更是轻轻松松。
但是军兵没种过野草啊!
“种苜蓿草还是很有讲究的。”
748仔细给军兵们讲解种植牧草的注意事项。
“咱们这次采用垄播, 要密垄稀植,行距大概这么大,播种后要及时查苗补种, 确保种植密度。”
“紫苜蓿的根系不耐淹,水淹24小时会死亡, 所以也不用浇灌的很频繁,用喷灌最好……喏,就是我脚边的这个东西。”
“但是一定要注意杂草,紫苜蓿苗期长得慢,容易受杂草侵袭,之后长成了也要定期除草。”
众军兵:……不是咱种的不就是杂草吗?怎么杂草也分个三六九等?
心里虽然疑惑,但众人还是点头应诺。 ↑返回顶部↑
草原上的野草春天鲜嫩,含水量高、适口性好,牛羊牲畜都爱吃。
可等过了春天,牧草的长势虽然旺盛,但口感却比不得之前。等到了秋冬更是迅速干枯腐烂,吃都没得吃了。
748说的青储料,是指将鲜料采集后压实封闭,与外部空气隔绝,使厌氧发酵,保证鲜棵饲料经久不坏的一种方法。青贮不但能延长保质期,营养物质还不会减少,还能把一些副产品去除有害物质,成为青储的饲料,对肉羊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好处。
在场郭虔瓘等人做梦都没想到还有不用抢地盘就能养牛羊的法子,一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都看向阿史那献。
你是西突厥王族啊,放牧你们最熟悉,你说薛三这办法可行吗?
阿史那献:……
阿史那献也不敢说啊。他们祖辈传下来的都是圈牧场,哪里有草就去哪里放羊。秋冬草不够了就杀了羊去中原打谷草,啥时候听过这种草料的法子!?
最后还是李琮凭借着对748的盲目信任投下了赞成票。
“我同意薛先生的办法。”
他坚定地站出来,替安西牧场站台。
“拔汗那大胜以后,现在西域诸国还算平稳,一时半刻不太可能有战事。”
“趁着这个机会,我们可以在马扎不坦城外先搞个牧场,把之前荒废的屯田改为牧草田,先试个一两年看看。”
“养牛的时间长,咱们可以先养一批羊,行不行年底便知分晓。龟兹城的工坊需要羊毛,再不济还能给安西的将士们吃一顿羊汤。若真要是能行得通,咱们再向其他地方推广也不迟啊。”
第151章 我可比易不静强多了
郯王都拍了板, 其他人也不好多说什么。
好在第一期牧场的花费不算高,只是圈了马扎不坦城周围的一块坡地,沿着坡地修了一圈矮墙,里面再用木桩围成篱笆, 就算是牧场的选址了。
748在去年前往西域的时候就开始收集苜蓿种, 薛大壮因为宿主等级升星获得了能够长时间储存种子的空间,748第一时间便把收集到的苜蓿种放了进去, 并且还在不断托人花钱收集。
苜蓿这东西, 广泛生长于大唐的西北, 西域往西的绿洲和草场也有分布,田边、路旁、旷野、草原、河岸及沟谷等地,采集起来并不困难。
于是等到筹建牧场的时候, 748已经积累了十分客观的草种数量。
748选择的苜蓿田原本是一片荒地,这样的荒地在碛西有很多, 都是微带盐碱的薄田,便是耕种也收不出多少粮食。
播种苜蓿需要浅耕灭茬, 除草、保墒, 然后深翻,但这些对负责耕种军兵来说都不是问题, 因为都护府已经在去年年底便给各处屯田地下发了轻巧灵活的曲辕犁,耙压土地比之前要省力许多,耙草田更是轻轻松松。
但是军兵没种过野草啊!
“种苜蓿草还是很有讲究的。”
748仔细给军兵们讲解种植牧草的注意事项。
“咱们这次采用垄播, 要密垄稀植,行距大概这么大,播种后要及时查苗补种, 确保种植密度。”
“紫苜蓿的根系不耐淹,水淹24小时会死亡, 所以也不用浇灌的很频繁,用喷灌最好……喏,就是我脚边的这个东西。”
“但是一定要注意杂草,紫苜蓿苗期长得慢,容易受杂草侵袭,之后长成了也要定期除草。”
众军兵:……不是咱种的不就是杂草吗?怎么杂草也分个三六九等?
心里虽然疑惑,但众人还是点头应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