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3 / 3)
哦,在这儿等着他呢啊!
姚崇琢磨了一下,觉得这事儿也不失为一个解决通路。毕竟复设军器监这事儿的确是他提的,与其让陛下下令征募关中丁壮,还不如在安西都护府复设一个军器监,这个花销肯定比征兵小。
“那陛下属意何人负责安西军器监?”
李隆基双眉微轩。
“军器监的选任由你负责,但唯有一点,光禄寺掌醢署主醢薛大壮要调任安西军器监弩坊录事。”
姚崇:?!!光禄寺掌醢署主醢薛大壮?
姚崇面露难色。
“可是这薛大壮不是还兼任掌酝署掌酝……”
“先给个从九品录事,两年之内若是能做出些实绩,便升任正九品弩坊丞,做不出便还是从九品掌醢,但两年后都要回来。”
说到这里李隆基还笑了笑。
“此人我瞧着甚是有趣,也舍不得把他总扔在西疆。他在桥东村治蝗灭蝗,还肯捐出500石粮食赈灾,这样的人破格拔擢也是应该的。”
皇帝都这样说了,姚崇还能说啥?总不能说皇帝连个从九品的小官都不能安排吧!?
何况在灭蝗一事上,薛大壮其实还算是姚崇的助力。要是没有他在桥东村搞出来的一系列治蝗实绩,陛下也不会这么痛快就下旨,朝野肯定还有人讲酸话,他这个紫微令的权威多半要被动摇。
不过是一个弩坊的录事,大不了安排强势的军器监、军器丞正压他一压,上面还有安西都护府看着,也不至于出大乱子。
想通了这个关窍,姚崇便很痛快地应了皇帝的要求,草拟了一份圣旨。
关于军器监的人选,他其实早已有了打算。监察御史张孝嵩,年初曾奉命出使廓州,发现了很多边疆戍守的问题,多次提出想要去碛西。
姚崇觉得张孝嵩是个人才,要不是河南三道突发蝗灾,年中他便会将张孝嵩派往龟兹,让他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巡察安西都护府。 ↑返回顶部↑
姚崇琢磨了一下,觉得这事儿也不失为一个解决通路。毕竟复设军器监这事儿的确是他提的,与其让陛下下令征募关中丁壮,还不如在安西都护府复设一个军器监,这个花销肯定比征兵小。
“那陛下属意何人负责安西军器监?”
李隆基双眉微轩。
“军器监的选任由你负责,但唯有一点,光禄寺掌醢署主醢薛大壮要调任安西军器监弩坊录事。”
姚崇:?!!光禄寺掌醢署主醢薛大壮?
姚崇面露难色。
“可是这薛大壮不是还兼任掌酝署掌酝……”
“先给个从九品录事,两年之内若是能做出些实绩,便升任正九品弩坊丞,做不出便还是从九品掌醢,但两年后都要回来。”
说到这里李隆基还笑了笑。
“此人我瞧着甚是有趣,也舍不得把他总扔在西疆。他在桥东村治蝗灭蝗,还肯捐出500石粮食赈灾,这样的人破格拔擢也是应该的。”
皇帝都这样说了,姚崇还能说啥?总不能说皇帝连个从九品的小官都不能安排吧!?
何况在灭蝗一事上,薛大壮其实还算是姚崇的助力。要是没有他在桥东村搞出来的一系列治蝗实绩,陛下也不会这么痛快就下旨,朝野肯定还有人讲酸话,他这个紫微令的权威多半要被动摇。
不过是一个弩坊的录事,大不了安排强势的军器监、军器丞正压他一压,上面还有安西都护府看着,也不至于出大乱子。
想通了这个关窍,姚崇便很痛快地应了皇帝的要求,草拟了一份圣旨。
关于军器监的人选,他其实早已有了打算。监察御史张孝嵩,年初曾奉命出使廓州,发现了很多边疆戍守的问题,多次提出想要去碛西。
姚崇觉得张孝嵩是个人才,要不是河南三道突发蝗灾,年中他便会将张孝嵩派往龟兹,让他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巡察安西都护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