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2 / 4)
“这桥东村到底是个什么地方?怎么天潢贵胄都爱往那边扎堆呢?!”
第72章 放着悬赏让我来!
桥东村是个什么地方?桥东村是个正在努力抗旱抗蝗灾的地方。
一进入夏天, 海州的天气便越发炎热,原本应该有的春雨迟迟不来,一直拖到了初夏,依旧是天天烈日当空。
这种情况, 就算是不甚擅长农事的张说张刺史也知道, 今年怕是要大旱了。
好在之前他早有准备,派人参加了桥东村的找水班, 培养出一批有找水经验的工匠。
这批人现在被张说排至海州全境, 逐乡逐镇的排查, 遇有旱情严重的就地帮忙打井。
郯王李琮也参与帮忙,他在748的指导下锻出了一套简易的打井工具,纯钢钻头, 比用镐头挖井省时省力,大大提升了找水的效率。
但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找到水源的, 有些地方便是地下有水也挖不穿地表的厚岩。
李琮跟着挖井队走了几次,深感农人种地的不容易。
可有什么办法呢?种田原本便是靠天吃饭的行当, 要是一年下来风调雨顺那就要感谢苍天, 旱涝交织才是生活的常态。
回到桥东村,李琮先是在后山冶铁场闷了几日, 闷不住了他便找上748,问它有没有避免天灾的办法。
748诚实地摇头。
“没有。”
“这事儿现在你就甭琢磨了。人类要在千百年后才可能拥有借力打力的能力,但也就是借力打力, 直接控制天气是不可能的。”
“连你也做不到吗?”
李琮十分失望。
他以前住在宫中,每年开春宫里虽然也会举办劝农劝桑的仪式,但那也就是一种仪式, 他从未直面过真正的农人,正视他们的辛劳与苦痛。
可当他看到干裂的土地、枯萎秧苗, 看到百姓脸上的绝望和麻木,说没触动是不可能的,现实的冲击感可比书本上的文字强的太多。
于是李琮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炼钢炉里,他希望铸出更便利的工具找水,有了水井便能灌溉农田。
但现实告诉他,工具不是万能的,即便他舍得用最优质的铁矿,但打不穿就是打不穿,拼上命去也没有水。
所以还能怎么办?还有什么办法能抵抗天灾吗?!
“倒是有。”
748盯着李琮忽然亮起的眸光,一板一眼地科普。
“深耕、消杀、灭虫,也许能减轻一些旱灾之后的虫患。”
“如果是发了大水,那灾后的救助和消杀同样重要。要告诉大家不要食用水里的死鸡死鸭和其他牲畜,要饮用烧开的水,要及时处理尸体,务必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瘟疫爆发。”
李琮点头,将748的话牢牢记在心里。
然后他又问。
“你说的这都是灾后的要点,那我们能不能在灾害发生之前做点什么,田里的秧苗真的救不了了吗?”
748摇头。 ↑返回顶部↑
第72章 放着悬赏让我来!
桥东村是个什么地方?桥东村是个正在努力抗旱抗蝗灾的地方。
一进入夏天, 海州的天气便越发炎热,原本应该有的春雨迟迟不来,一直拖到了初夏,依旧是天天烈日当空。
这种情况, 就算是不甚擅长农事的张说张刺史也知道, 今年怕是要大旱了。
好在之前他早有准备,派人参加了桥东村的找水班, 培养出一批有找水经验的工匠。
这批人现在被张说排至海州全境, 逐乡逐镇的排查, 遇有旱情严重的就地帮忙打井。
郯王李琮也参与帮忙,他在748的指导下锻出了一套简易的打井工具,纯钢钻头, 比用镐头挖井省时省力,大大提升了找水的效率。
但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找到水源的, 有些地方便是地下有水也挖不穿地表的厚岩。
李琮跟着挖井队走了几次,深感农人种地的不容易。
可有什么办法呢?种田原本便是靠天吃饭的行当, 要是一年下来风调雨顺那就要感谢苍天, 旱涝交织才是生活的常态。
回到桥东村,李琮先是在后山冶铁场闷了几日, 闷不住了他便找上748,问它有没有避免天灾的办法。
748诚实地摇头。
“没有。”
“这事儿现在你就甭琢磨了。人类要在千百年后才可能拥有借力打力的能力,但也就是借力打力, 直接控制天气是不可能的。”
“连你也做不到吗?”
李琮十分失望。
他以前住在宫中,每年开春宫里虽然也会举办劝农劝桑的仪式,但那也就是一种仪式, 他从未直面过真正的农人,正视他们的辛劳与苦痛。
可当他看到干裂的土地、枯萎秧苗, 看到百姓脸上的绝望和麻木,说没触动是不可能的,现实的冲击感可比书本上的文字强的太多。
于是李琮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炼钢炉里,他希望铸出更便利的工具找水,有了水井便能灌溉农田。
但现实告诉他,工具不是万能的,即便他舍得用最优质的铁矿,但打不穿就是打不穿,拼上命去也没有水。
所以还能怎么办?还有什么办法能抵抗天灾吗?!
“倒是有。”
748盯着李琮忽然亮起的眸光,一板一眼地科普。
“深耕、消杀、灭虫,也许能减轻一些旱灾之后的虫患。”
“如果是发了大水,那灾后的救助和消杀同样重要。要告诉大家不要食用水里的死鸡死鸭和其他牲畜,要饮用烧开的水,要及时处理尸体,务必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瘟疫爆发。”
李琮点头,将748的话牢牢记在心里。
然后他又问。
“你说的这都是灾后的要点,那我们能不能在灾害发生之前做点什么,田里的秧苗真的救不了了吗?”
748摇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