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3 / 4)
“别说,大壮家这新犁还真不错,轻便灵活,转弯直接就能调头,这玩意真省力啊!”
都是靠种田为生的人,一打眼就能看出农具的优劣。
“主要是那个犁盘做的精巧,这玩意一转就能转弯,犁架就能造的更小更轻,拉起来当然省力啊!”
兆鹏程赶来的时候,听到的就是这样的议论声。
他虽然不是寒门出身,但对于农桑之事也不陌生,甚至还曾在老家亲自下田耕种,在农具一道上颇有心得。
这也是兆鹏程敢接748改犁功劳的底气,他是真觉得自己能提供一些建议的。
不过今天站在桥东村的村头,看着眼前这既陌生但还有点眼熟的新座犁,兆鹏程抓了抓头。
诶,不是,东西竟然是这样用的吗!?这和那张图纸上的也不完全一样啊!
不一样是因为748中途改道,准备大力发展养殖事业,准备在自家的一块熟田上培养鸡食。
开元年间的米价虽然不算特别高,但也没便宜到随便买来喂鸡的程度。草籽和野果当然也能喂鸡,但748没时间去野外采集,所以只能在鸡虫上想办法。
刚好,他这块在坡上的熟田地力贫瘠而且耕种不便,便圈了起来做未来的养鸡场。
张松和干活十分麻利,也就是一上午的功夫,坡上的熟田就翻好了。
最后一遍翻耕的时候,748让他在地里撒上一些稀饭,然后用新鲜的茅草把地都盖上,做完了这些就收拾曲犁走人。
“诶,你家不播种吗?”
村里有人好事道。
“趁着地翻得松软赶紧撒种啊,不然过两天浇了雨水又要重新翻田垄,多麻烦啊?”
“东家说这块地不种。”
黑脸膛汉子张松和憨憨地笑。
“下午俺来上篱笆,造鸡舍,以后这是东家的鸡圈。”
啥?养鸡!?
围观的乡里乡亲彻底懵了,心说薛三真是想一出是一出,好好的地翻了几遍不撒种,偏还要撒了稀饭盖上茅草,难不成他以为地里还能长出稀饭来!?
虽然心里画魂,但没人说出口。
现在桥东村的村民也都学奸了,不管薛三郎干出什么稀奇古怪的事儿都不急着吭声,免得之后再有翻转,被别人嘲笑没见识。
村民们心有顾虑,但兆鹏程兆大人就没什么偶像包袱,一看见不懂的马上就问出口。
“你养鸡你撒米粥干啥?那个茅草帘子,你为啥把它盖地上?”
这两个问题张松和都说不清,只得继续憨笑着请县令大人去问748。
兆鹏程这才发现薛大壮竟然没在现场,眉头一皱。
“薛三郎呢?”
“薛三叔在家砌炉子呢!”
人群中有机灵的小孩扯着嗓子喊。 ↑返回顶部↑
都是靠种田为生的人,一打眼就能看出农具的优劣。
“主要是那个犁盘做的精巧,这玩意一转就能转弯,犁架就能造的更小更轻,拉起来当然省力啊!”
兆鹏程赶来的时候,听到的就是这样的议论声。
他虽然不是寒门出身,但对于农桑之事也不陌生,甚至还曾在老家亲自下田耕种,在农具一道上颇有心得。
这也是兆鹏程敢接748改犁功劳的底气,他是真觉得自己能提供一些建议的。
不过今天站在桥东村的村头,看着眼前这既陌生但还有点眼熟的新座犁,兆鹏程抓了抓头。
诶,不是,东西竟然是这样用的吗!?这和那张图纸上的也不完全一样啊!
不一样是因为748中途改道,准备大力发展养殖事业,准备在自家的一块熟田上培养鸡食。
开元年间的米价虽然不算特别高,但也没便宜到随便买来喂鸡的程度。草籽和野果当然也能喂鸡,但748没时间去野外采集,所以只能在鸡虫上想办法。
刚好,他这块在坡上的熟田地力贫瘠而且耕种不便,便圈了起来做未来的养鸡场。
张松和干活十分麻利,也就是一上午的功夫,坡上的熟田就翻好了。
最后一遍翻耕的时候,748让他在地里撒上一些稀饭,然后用新鲜的茅草把地都盖上,做完了这些就收拾曲犁走人。
“诶,你家不播种吗?”
村里有人好事道。
“趁着地翻得松软赶紧撒种啊,不然过两天浇了雨水又要重新翻田垄,多麻烦啊?”
“东家说这块地不种。”
黑脸膛汉子张松和憨憨地笑。
“下午俺来上篱笆,造鸡舍,以后这是东家的鸡圈。”
啥?养鸡!?
围观的乡里乡亲彻底懵了,心说薛三真是想一出是一出,好好的地翻了几遍不撒种,偏还要撒了稀饭盖上茅草,难不成他以为地里还能长出稀饭来!?
虽然心里画魂,但没人说出口。
现在桥东村的村民也都学奸了,不管薛三郎干出什么稀奇古怪的事儿都不急着吭声,免得之后再有翻转,被别人嘲笑没见识。
村民们心有顾虑,但兆鹏程兆大人就没什么偶像包袱,一看见不懂的马上就问出口。
“你养鸡你撒米粥干啥?那个茅草帘子,你为啥把它盖地上?”
这两个问题张松和都说不清,只得继续憨笑着请县令大人去问748。
兆鹏程这才发现薛大壮竟然没在现场,眉头一皱。
“薛三郎呢?”
“薛三叔在家砌炉子呢!”
人群中有机灵的小孩扯着嗓子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