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出书版) 第576节(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作弊】
  钱谦益入内阁,一般说来是没有对手的,而他最终没有入阁,是因为遇上了非一般的对手。
  在崇祯十余年的统治中,总共用过五十个内阁大臣,鉴于皇帝难伺候,下属不好管,大部分都只干了几个月,就光荣下岗。
  只有两个人,能够延续始终,把革命进行到底,这两个人,一个是周延儒,一个是温体仁。
  虽然二位兄弟在历史上的名声差点(奸臣传),但要论业务能力和智商,实在无与伦比。
  不幸的是,钱谦益的对手,就是这两位。
  之所以要整钱谦益,不是因为他们也在吏部候选名单上,实际上,他们连海选都没入,第一轮干部考察就被刷下来了。
  海选都没进,为什么要坑决赛选手呢?
  因为实在太不像话了。
  海选的时候,钱谦益的职务是礼部右侍郎,而周延儒是礼部左侍郎,温体仁是礼部尚书。
  同一个部门,副部长入阁,部长连决赛都没进,岂有此理。
  所以两个岂有此理的人,希望讨一个公道。
  在后世的史书里,出于某种目的,温体仁和周延儒的归类都是奸臣,也就是坏人。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至少在当时,这两位坏人,都是弱势群体。
  在当时的朝廷,东林党势力极大,内阁和六部,大都是东林派,所以钱谦益基本上算是个没人敢惹的狠角色。
  但温部长和周副部长认为,让钱副部长就这么上去,实在太不公平,必须闹一闹。
  于是,他们决定整理钱谦益的黑材料,经过不懈努力,他们找到了一个破绽,七年前的破绽。
  七年前(天启元年)。
  作为浙江乡试的主考官,钱谦益来到浙江监考,考试、选拔、出榜,考试顺利完成。
  几天后,他回到了北京,又几天后,礼部给事中顾其中上疏弹劾钱谦益,罪名,作弊。
  批判应试教育的人曾说,今日之高考,即是古代之进士科举,罪大恶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