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出书版) 第536节(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场战役中,赵率教是比较无辜的,其实他压根就不是锦州守将,只不过是恰好呆在那里,等守将到任,就该走人了,没想到皇太极来得太突然,没来得及走,被围在锦州了。四下一打量,官最大的也就是自己了,无可奈何,锦州守将赵率教就此出场。
  但细一分析,问题来了,辽东兵力总共有十多万,山海关有五万人,宁远有四万人,锦州只有一两万,兵力不足且不说,连出门求援的人都还没到宁远,怎么能开打呢?
  所以他决定,派人出城谈判,跟皇太极玩太极。
  皇太极果然名不副实,对太极一窍不通,白等了一天,到五月十三日,想明白了,攻城。
  六万后金军集结完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军旗招展,人山人海,等待着皇太极的指令。
  皇太极沉默片刻,终于下达了指令:停止进攻。
  皇太极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汉,好汉是不吃眼前亏的。
  面对着城头黑洞洞的大炮,他决定,暂不进攻——谈判。
  他主动派出使者,要求城内守军投降,第一次没人理他,第二次也没人理,到第三批使者的时候,赵率教估计是烦得不行,就站到城头,对准下面一声大吼:
  “要打就打,光说不顶用!(可攻不可说也)”
  皇太极知道,忽悠是不行了,只能硬拼,后金军随即蜂拥而上,攻击城池。
  但宁远战役的后遗症实在太过严重,后金军看见大炮就眼晕,没敢玩命,冲了几次就退了,任上级骂遍三代亲属,就是不动。
  皇太极急了,于是他坐了下来,写了一封劝降信,派人送到城门口,被射死了,又写一封,再让人去送,没人送。
  无奈之下,他派人把这封劝降信射进了城里,毫无回音。
  傻子都明白,你压根就攻不下来,你攻不下来,我干嘛投降?
  但皇太极似乎不明白这个道理,第二天,他又派了几批使者到锦州城谈判,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了回应,守军说,你要谈判,使者是不算数的,必须派使臣来,才算正规。
  皇太极欣喜若狂,连忙选了两个人,准备进城谈判。
  可是这两位仁兄走到门口,原本说好开门的,偏偏不开,向上喊话,又没人答应,总而言之无人理会,只好打转回家。
  皇太极很愤怒,因为他被人涮了,但问题是,涮了他,他也没办法。
  皇太极度过了失望的一天,而即将到来的第二天,却会让他绝望。
  清晨,正当皇太极准备动员军队攻城的时候,城内的使者来了,不但来了,还解释了昨天没开门的原因:不是我们不热情,实在天色太晚,不方便开门,您多见谅,今天白天再派人来,我们一定接待。
  皇太极很高兴,又派出了使臣,可是到了城下,明军依然不给开门。
  这批使臣还比较负责,赖在城下就不走了,于是过了一会,赵率教又出来喊了一嗓子:
  “你们退兵吧,我大明给赏钱!(自有赏)”
  就在皇太极被弄得几乎精神失常,气急败坏的时候,城内突然又派出了使者,表示谈可以,但不能到城里,愿意到皇太极的大营去谈判。
  差点被整疯的皇太极接待了使者,并且写下了一封十分有趣的书信。
  这封书信并不是劝降信,而是挑战信,他在信中表示,你们龟缩在城里,不是好汉,有种就出来打,你们出一千人,我这里只出十个人,谁打赢了,谁就算胜。你要是敢,咱们就打,要是不敢,就献出城内的所有财物,我就退兵。
  所谓一千人打不过十个人,比如一千个手无寸铁的傻子打不过十个拿机枪的特种兵,一千个平民打不过十个超人,都是很可能的。
  在这点上,皇太极体现出游牧民族的狡猾,联系到他爹喜欢玩阴的,这个提议的真正目的,不过是引明军出战。
  但书信送入城后,却迟迟没有反应,连平时出来吼一嗓子的赵率教也没有踪影,无人搭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