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出书版) 第504节(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后的事情,我此前已经讲过了,方从哲被迫退休,东林党人全面掌权,杨涟升任左副都御史,赵南星任吏部尚书,高攀龙任光禄丞,邹元标任左都御史等等。
  之所以让你再看一遍,是要告诉你,在这几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是一个沉默的男人。
  第十四章 毁灭之路
  这就是东林党成功的全部奥秘,很明显,不太符合其一贯正面光辉的形象,所以如果有所隐晦,似乎可以理解。
  东林党的成功之路到此结束,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讲下一课:东林党的失败之路。
  在我看来,东林党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自大、狂妄,以及嚣张,不是一个,而是一群。
  如果要在这群人中寻找一个失败的代表,那这个人一定不是杨涟,也不是左光斗,而是赵南星。
  虽然前两个人很有名,但要论东林党内的资历跟地位,他们和赵先生压根就没法比。
  关于赵南星先生的简历,之前已经介绍过了,从东林党创始人顾宪成时代开始,他就是东林党的领导,原先干人事,回家呆了二十多年,人老心不老,又回来干人事。
  一直以来,东林党的最高领导人(或者叫精神领袖),是三个人,他们分别是顾宪成、邹元标以及赵南星。
  顾宪成已经死了,天启二年,邹元标也退休了,现在只剩下了赵南星。
  赵先生不但在东林党内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他在政府里,也占据着最牛的职务——吏部尚书。一手抓东林党,一手抓人事权,换句话说,赵南星就是朝廷的实际掌控者。
  但失败之根源,正是此人。
  天启三年(1623),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份,因为这一年,是京察年。
  所谓京察年,也就是折腾年。六年一次,上级考核各级官吏,有冤报冤,有仇报仇,万历年间的几次京察,每年搞得不亦乐乎,今年也不例外。
  按照规定,主持折腾工作的,是吏部尚书,也就是说,是赵南星。
  赵南星是个很负责的人,经过仔细考察,列出了第一批名单,从朝廷滚蛋的名单,包括以下四人:亓诗教、官应震、吴亮嗣、赵兴邦。
  如果你记性好,应该记得这几位倒霉蛋的身份,亓诗教,齐党首领,赵兴邦,浙党骨干,官应震、吴亮嗣,楚党首领。
  此时的朝政局势,大致是这样的,东林党大权在握,三党一盘散沙,已经成了落水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