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出书版) 第139节(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为真正的正义,就存在于人们的心中。
  【最后一个麻烦】
  军队开到了,粮食充足了,王振的余党也彻底清除了,在于谦的努力下,很多棘手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但他还有最后一个麻烦,这也是最大的一个麻烦:
  皇帝还在人家手里呢。
  很明显,也先把朱祁镇当成了一张信用卡,把大明帝国当成了提款机,只要人还在他手里,他就会不断地刷这张无限额的金卡,直到把银行刷倒闭为止。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必须想一个解决的方法。
  于谦清楚地认识到,朱祁镇之所以会成为也先手中的王牌,不是因为他是朱祁镇,而是因为他是皇帝。
  朱祁镇就是论斤卖也卖不到几个钱,但皇帝的这个名分却重如泰山。
  其实解决方法很简单——再立一个皇帝。
  因为皇帝不是你朱祁镇的,而是大明帝国的,这个名分可以给你,也可以给别人。
  换句话说,朱祁镇是不是皇帝,不是朱祁镇说了算,也不是你也先说了算,而是我们说了算。我说你手上的皇帝是假的,就一定是假的。
  就算不是假货,也是个过期产品。
  天下唯一的皇帝权威认证机构在我这里,想定期领工资?也先,你就别做梦了!
  方针已定,那么立谁呢?
  最先被考虑的是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不过这位仁兄当时只有三岁,别说处理朝政,话都说不好,字也认不全,立他当皇帝就是抓瞎。
  唯一可能的人选只有朱祁钰。
  于是,大臣们纷纷上书,要求立朱祁钰为皇帝。
  皇太后倒是没有什么意见,毕竟朱祁钰也算是他的儿子(非己出),立刻就同意了。
  但意想不到的是,朱祁钰推辞了,他说自己不想干这份工作。
  这套把戏我们也见得多了,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可以肯定,朱祁钰先生确实不是虚情假意,他真的不想当皇帝。
  太危险了。
  当皇帝要率队出征,路途辛苦,运气不好还可能被人家抓去做俘虏,几年回不了家。
  这些且不说,八月二十三日那天发生的事情,更是让他心有余悸,自己手下的这帮人根本不听使唤,而且似乎对斗殴很有兴趣。要是哪天重新来这么一次,没准挨打的就是自己了。
  况且目前敌军随时可能攻过来,京城万一不保,这个皇帝也干不了多久,灭国的责任却要担在自己头上。
  安全第一,安全第一,这个皇帝,不做也罢。
  可是事情已经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不做不行!
  于谦不由得他不做皇帝了,国家到了这个地步,必须立一个皇帝,你朱祁钰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必须要做!
  而于谦的理由也很充分:“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