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出书版) 第136节(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再议?何时再议?再议又如何?再议之后再议?
  你糊弄谁呢?!
  这些久经宦海的大臣们绝不会被这句话打发走,他们知道,如果错过了今天这个机会,此事就会石沉大海,王振虽然死了,但他的同党还会继续操纵朝政,今天发言的人必定遭殃,国家也就完了。
  为国为己,只能拼了!死也要死在今天,死在这里!
  谕令已经传达了多次,可是大臣们就是不走。
  大臣们似乎达成了默契,没有一个人动,只是不停地痛骂、痛哭、死死地盯着坐在上面的朱祁钰。
  朱祁钰吓得脸都发白了,旁边传谕令的太监金英也不停的擦汗,这种阵势他也从没有见过,实在太可怕了。
  朱祁钰开始认识到,今天不说出个一二三,他是回不去了。
  当权者的沉默彻底激怒了大臣们,王振的倒行逆施、仗势欺人又出现在他们的脑海里,在土木堡之战中,这些大臣们也多有亲属、同年毙命,新仇旧恨,如此罪大恶极之人,竟然得不到处罚,天理何在!
  正当大臣们的情绪即将达到顶点时,一个不识相的家伙出现了。
  锦衣卫指挥马顺一直都是王振的死党,帮着他干了不少坏事,侍讲学士刘球就是被他派人杀害的,此事尽人皆知,只是由于其势力太大,一直没有人动他。
  此时,这位马顺出马了,他仗着有皇帝的谕令,竟然喝斥群臣,让他们立刻出去。
  马顺的行为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
  找死。
  就这样,由陈溢点火,朱祁钰加炸药,马顺最终引爆,三方通力合作,团结一致,即将演出了明史中朝廷最为精彩火爆的一幕。
  大臣们本已愤怒到了极点,哭骂声越来越大,王振的同党马顺偏偏这时跳出来,大耍威风,按理说,他们应该更加愤怒才是。可是此时这些愤怒的人们却陷入了短暂地沉默之中。
  可怕的沉默。
  这种沉默是愤怒的顶点。
  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