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今天是个大大的团圆年,公公、婆婆、赵华、刘夏莲、二妹赵琳、三妹赵凌都在家,而且刘夏莲还有喜了,小腹已经微微的隆起,预产期在农历七月份,正是天热的时候。
  二妹赵琳今年十九,原本已经中专毕业,考虑去上班呢,在刘夏莲的建议下参加了高考,这年头参加考试的人少吉省经贸大学,财会专业。
  三妹赵凌,才十七,上学晚,还留级,今年刚上初三,明年下半年才中考。
  赵凌缠着嫂子:“嫂子,咱们去玩马拉雪橇好不好,听说林场虎园旁边有个游乐园,马拉雪橇好玩的不行,爆米花、关东煮、烤地瓜、烤雪梨,啥啥都有,你带我去好不好。”
  刘夏莲摸了摸小姑子的马尾辫:“你这孩子,寒假作业估计都没写完,小心到了学校罚站。”
  “嫂子,大过年的咱能不能不扫兴。”
  “好好,不扫兴,让你哥做吧,咱们自己做一个玩,这不是小意思吗。”
  第544章 看春晚,吃年夜饭
  婆婆在那板着脸训话:“又胡闹了,你嫂子怀孕了,大冷天的带你去坐马拉雪橇。”
  赵凌可怜巴巴的看着刘夏莲,自从这个嫂子进了门,见到的机会都不多。
  刘夏莲提议:“这样吧,大过年也没啥事,家里那么多马,木头也是现成的,让你哥做一个吧。”
  赵凌又去缠着赵华,赵华无奈,说:“好吧,那我就弄个雪橇,我记得以前家里有一个。”
  刘夏莲和小姑子帮着婆婆弄饭,公公和赵华去柴房翻腾东西,很快就把一个雪橇抬到了堂屋里。
  这两天有些阴天,天气非常的冷,玩雪橇正当时。
  大东北的雪橇可不是用狗拉的,而是用重型马拉的,一千五六百斤的大重型马拉着雪橇很轻松的,在冰面上最省力,在雪地上稍微有些吃力。
  这是一个老旧的雪橇,总体结构还好,部分木板破损了,赵华拿工具做了几个配件加上,一个能用的雪橇新鲜出炉了。
  不过家里事情太多,就是吃饭的功夫闲着。赵家沟这里有一个马场,一个梅花鹿养殖场,两个大场,虽然有雇佣的工人看着,但是大过年的,到处都放炮,堆积如山的草料防火是重中之重。
  父亲去了梅花鹿场,刘夏莲和赵华去了蒙古马场。
  这几天到处放炮,为了避免惊了马群,所以一直都没放出去,红砖围墙的活动场地完全露天,揉草机加工的过的苞米秸秆撒在木制的料槽里,撒上少量的玉米、大麦、豆饼,这就是完美的饲料。二百多匹蒙古马撒欢的在场地上到处跑,跑累了就去吃料。
  旁边小场地里,两匹黄骠马,这是铁蹄马的种公,为了避免串种,或者咬伤其他的马所以单独饲养了。
  刘夏莲指着前几天进货回来的数十匹黑马,问:“这几十匹真的要用汗血宝马配种?”
  “嗯,我问过老养马的老人,他说当年小日子的马比咱们的草原马还要矮小,后来引进了盎格鲁马改良,不过几十年的时间,他们培育了个头高大的东洋马出来,外观相当的俊朗。所以我感觉汗血宝马改良蒙古马,那效果肯定明显。如果培育的后代,具有汗血宝马的俊朗帅气的外形,和蒙古耐力、抗病力、抗寒冷,那就是百分百的完美。如果只具有汗血宝马的俊朗外观,那也成功了八成,毕竟货卖一张皮,买这种骑乘马的人压根就不图它干粗活。”
  马场有两个工人,赵华安排他们回家休息两天,等初二再来,都是本村的,回去过个年也是应该的。
  其实蒙古马养殖太省心了,简单的很。平常就是喂草,早一次,晚一次,下午天快黑的时候喂一次水就行了。
  今天除夕,晚上还要看春节联欢晚会。
  所以刘夏莲提议:“现在都下午四点了,咱们早点喂水,喂料,晚上还能从马场看会春节联欢晚会。”
  “那行吧,我来喂,你歇着吧,没多点活,几车草料就够了。”
  “没事,多活动活动,生娃快。”
  用的是刘大强造的电动大三轮,车厢加高加宽了,大铁叉子没多一会儿就加满了草丝,揉丝机作用太大了,如果不加工直接喂马,吃掉的没有三分之一。先草放进料槽里,然后撒精料。
  而且蒙古马特别精明,得赶紧的把料和草混合一下,不然这些马光吃精料,不吃秸秆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