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1 / 3)
下诏罪己是为顾命大臣所迫,诏书上没有一个字出自他本心。可是他不得不念,念给天下人听,念给史官记。
尚书令孟元策在阶下聒噪不休,明明白白提醒他,今日这诏书将颁告天下。
成昭远没有回应,只是盯着诏书上那句“明不足以烛幽,武不足以威远”,指尖在案沿按得发白。
秋风从殿外呼啸而过,吹得殿门吱呀作响。恍惚间,他仿佛听到洛阳城中的欢呼声,看到太平长公主站在城墙上,高牙大纛在她身后猎猎飞扬。
他的目光扫过阶下百官公卿,见他们伏地叩首,口称圣明,可那低垂的眉眼间,却分明藏着讥诮。尤其是那几个须发花白的老臣,笔直腰背仿佛在无声宣告,与长公主之间的这一场较量,是皇帝输了。
“退朝。”成昭远突然挥手,声音嘶哑得仿佛生了锈。
他走得极快,素服在风中翻卷如浪,几乎是小跑着回到正福殿。直到厚重的殿门将所有人隔绝在外,才猛地一拳砸在书案上。
绿瓷茶盏被震倒,新沏的茶水泼在章奏上,墨迹顿时晕染开来,如同一张扭曲的哭脸。
太平长公主从未回京,可她的音讯源源不断地送到金陵。她驱逐晋主,她收复河曲,她赈济青兖,她扫灭流寇……
桩桩件件,通通在四方州郡百官公卿交口称赞中化作纷飞雪片,将他整个人埋进深不见底的冰窟。
“好一个太平长公主!”成昭远猛地将书案掀翻,章奏哗啦啦散落一地。
内侍齐刷刷跪伏在地,一时间无人敢动,却又听皇帝大喝:“拿酒来!”
他仍在高祖丧期,按规矩应当禁酒。可近来酒戒不知已破了多少回,众人顾不得许多,赶忙战战兢兢地将酒壶呈上。
成昭远夺过酒壶仰头痛饮,清亮的酒液顺着下颌流进衣领里,让他不由得一个战栗。
烈酒在胸膛炸开,滚滚热流烘烤得眼眸酸涩。他倏忽想起幼时在私塾,教书先生总喜欢夸赞他那位长姊,如今十余年过去,他仍是那个追不上她的阿弟。
成昭远胸口剧烈起伏,两簇幽火从眼底烧起。他忽而开口:“备马,朕要出宫。”
内侍不敢违逆,为皇帝换了常服。他近来每每如此,众人都有些担心,再这样下去,迟早会被朝臣揪住。
皇城建春门外有一处僻静小院,掩映在几株老槐树下,青瓦白墙,不挂匾额,只在门边悬了一盏素纱灯笼。
成昭远勒马停在侧门,独自推门而入。
院内静极了,只听得见风吹槐叶的沙沙声。茅斋的门半掩着,隐约可见一道纤瘦侧影,正跪坐在蒲团上,缝补手中业已破旧的袍衫。
“陛下今日来得早。”独孤明月未抬头,声音清冷如檐下风铃。
成昭远站在门口,忽然觉得胸口那股郁气散了几分。他跨入门槛,低声道:“我心里不痛快。”
独孤明月抬眸看他。她早已蓄起长发,仍旧面容素净,双眸幽深如古井,看久了仿佛会摄人心魄。
“陛下从前为慕容氏烦扰,如今慕容氏已退,又为何愁眉不展?”
案头博山炉升起袅袅青烟,成昭远恍惚间看见烟雾中浮现出长姊的脸。他伸手去抓,却扑了个空。
“我当真不如她么?”他颓然垂下手臂。
“太平长公主,岂能比得上陛下?”独孤明月目光如水,让他有种被看透的错觉。
成昭远不由得枯笑:“世人都在说,高祖定天下,长主为前驱。她荡平四海,朕却连河南都守不住……”
“可是她永远做不了皇帝,世俗纲常永远将她禁锢于此,”独孤明月放下手中的针线,道,“而陛下,才是真龙天子。”
成昭远默然良久,缓缓在她对面落座,道:“事已至此,我想知道,往后可还安宁?” ↑返回顶部↑
尚书令孟元策在阶下聒噪不休,明明白白提醒他,今日这诏书将颁告天下。
成昭远没有回应,只是盯着诏书上那句“明不足以烛幽,武不足以威远”,指尖在案沿按得发白。
秋风从殿外呼啸而过,吹得殿门吱呀作响。恍惚间,他仿佛听到洛阳城中的欢呼声,看到太平长公主站在城墙上,高牙大纛在她身后猎猎飞扬。
他的目光扫过阶下百官公卿,见他们伏地叩首,口称圣明,可那低垂的眉眼间,却分明藏着讥诮。尤其是那几个须发花白的老臣,笔直腰背仿佛在无声宣告,与长公主之间的这一场较量,是皇帝输了。
“退朝。”成昭远突然挥手,声音嘶哑得仿佛生了锈。
他走得极快,素服在风中翻卷如浪,几乎是小跑着回到正福殿。直到厚重的殿门将所有人隔绝在外,才猛地一拳砸在书案上。
绿瓷茶盏被震倒,新沏的茶水泼在章奏上,墨迹顿时晕染开来,如同一张扭曲的哭脸。
太平长公主从未回京,可她的音讯源源不断地送到金陵。她驱逐晋主,她收复河曲,她赈济青兖,她扫灭流寇……
桩桩件件,通通在四方州郡百官公卿交口称赞中化作纷飞雪片,将他整个人埋进深不见底的冰窟。
“好一个太平长公主!”成昭远猛地将书案掀翻,章奏哗啦啦散落一地。
内侍齐刷刷跪伏在地,一时间无人敢动,却又听皇帝大喝:“拿酒来!”
他仍在高祖丧期,按规矩应当禁酒。可近来酒戒不知已破了多少回,众人顾不得许多,赶忙战战兢兢地将酒壶呈上。
成昭远夺过酒壶仰头痛饮,清亮的酒液顺着下颌流进衣领里,让他不由得一个战栗。
烈酒在胸膛炸开,滚滚热流烘烤得眼眸酸涩。他倏忽想起幼时在私塾,教书先生总喜欢夸赞他那位长姊,如今十余年过去,他仍是那个追不上她的阿弟。
成昭远胸口剧烈起伏,两簇幽火从眼底烧起。他忽而开口:“备马,朕要出宫。”
内侍不敢违逆,为皇帝换了常服。他近来每每如此,众人都有些担心,再这样下去,迟早会被朝臣揪住。
皇城建春门外有一处僻静小院,掩映在几株老槐树下,青瓦白墙,不挂匾额,只在门边悬了一盏素纱灯笼。
成昭远勒马停在侧门,独自推门而入。
院内静极了,只听得见风吹槐叶的沙沙声。茅斋的门半掩着,隐约可见一道纤瘦侧影,正跪坐在蒲团上,缝补手中业已破旧的袍衫。
“陛下今日来得早。”独孤明月未抬头,声音清冷如檐下风铃。
成昭远站在门口,忽然觉得胸口那股郁气散了几分。他跨入门槛,低声道:“我心里不痛快。”
独孤明月抬眸看他。她早已蓄起长发,仍旧面容素净,双眸幽深如古井,看久了仿佛会摄人心魄。
“陛下从前为慕容氏烦扰,如今慕容氏已退,又为何愁眉不展?”
案头博山炉升起袅袅青烟,成昭远恍惚间看见烟雾中浮现出长姊的脸。他伸手去抓,却扑了个空。
“我当真不如她么?”他颓然垂下手臂。
“太平长公主,岂能比得上陛下?”独孤明月目光如水,让他有种被看透的错觉。
成昭远不由得枯笑:“世人都在说,高祖定天下,长主为前驱。她荡平四海,朕却连河南都守不住……”
“可是她永远做不了皇帝,世俗纲常永远将她禁锢于此,”独孤明月放下手中的针线,道,“而陛下,才是真龙天子。”
成昭远默然良久,缓缓在她对面落座,道:“事已至此,我想知道,往后可还安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