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2 / 3)
成之染打量他两眼,没有说什么。
丘穆陵折古找补道:“我等奉命前来,正是要与贵国重修旧好。”
日影透过窗棂投在几案上,成之染拿起案头礼单,道:“单只这些,可是不够啊。”
丘穆陵折古握紧了袖中的暖炉,略一沉吟:“礼轻情意重。殿下四海盛名,又岂是贪利之人?”
“我若不贪利,何以得天下?”成之染盯着那礼单,红笺上的宝相纹在光下流转,她朝丘穆陵折古投去一瞥,眸中带着浅淡的笑意。
丘穆陵折古一时怔愣,他汉话流利,如今却是疑心自己听岔了。见对方不像是开玩笑,他只得笑道:“殿下这是什么话……”
“将军远道而来,鞍马劳顿,早些回去歇息罢,”成之染目光从众人之间扫过,铜炉烟气氤氲了眉眼,“待明日朝会见了皇帝,再叙不迟。”
————
更漏未尽,风雪满城。因年节将近的缘故,皇城内百官府署陆续挂起了宫灯,将雪地照成殷红的绸缎。
晋使车马碾过覆雪的青石板路,四角悬挂的铜铃铮然作响,惊飞了大司马门城楼上栖息的寒鸦。
“宣慕容使臣——”
太极东堂外九重殿阙间,高呼声次第荡开。
成之染微微抬眸,指尖搭在袖炉上。她望着渐近的一行使者,丘穆陵折古换了一身胡人的装束,锦袍用金线绣着狼首,幽幽绿眼缀的是两枚松石。
成昭远从座中微微探身,眉眼被天光衬得暗沉。
“大梁皇帝陛下,太平长公主殿下,”丘穆陵折古率众行礼,流利的汉话令众人称奇,“外臣谨奉我朝皇帝之命,恭贺陛下即皇帝位,愿两国修既往之好,永为睦邻,义著急难,使万姓安宁,干戈止息。”
成昭远似乎笑了笑,道:“朕初登大宝,不知两国有何等既往之好?”
百官公卿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众人虽明知晋使信口开河,可这话从皇帝口中说出来,未免显得有些尖锐了。
丘穆陵折古却仿佛浑不在意,反而笑起来:“陛下年少,有所不知,我朝皇帝与贵国高祖,颇有一番渊源呐。当初南军北伐独孤氏,西征宇文氏,我朝皇帝深明大义,暗中襄助,使大军旗开得胜,贵国高祖立下不世之功,才有今日之江山。可惜贵国高祖天年不永,我朝皇帝也深以为憾,否则定要相与把酒言欢。”
成昭远不由得攥紧了御座扶手。他虽然年少,也知道当年伐齐之时,慕容氏并非不想阻拦,只是国主慕容晦暴卒,他国中自顾不暇。而征讨关中,慕容颂更是横加掣肘,阻击高祖于河上,眼前人分明是信口雌黄。
他含怒未发,面上仍含笑:“难得贵主美意,朕亦想见其为人。”
丘穆陵折古拱手一拜:“我朝皇帝正有此意,因此临行前,特意叮嘱外臣向陛下禀报。铜雀盛风流,诚邀陛下会于邺下,为长夜之饮,畅叙平生。”
说罢,他身后少年使臣捧着檀木匣上前,匣中赫然是尊白玉雕成的孔雀,连尾羽纹路都栩栩如生。
成昭远垂眸端详这玉雕,手心已泛出薄汗。他抬眼打量丘穆陵折古,道:“邺下悲歌,几多伤怀。不如到洛阳,朕亲自为贵主登台。”
成之染听二人机锋,信手拨弄着袖中手炉。当年她与高祖筹谋对慕容氏用兵,打的正是邺城的主意,而慕容氏倘若有南下之心,洛阳便首当其冲。
这个丘穆陵折古看起来不怎么聪明,说话却有些微妙的分寸,不知是大智若愚,还是背后有高人指点。
群臣都静坐不语,偷眼望向袅袅炉烟中的年轻帝王,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堂堂皇帝,眼下却要跟使臣吵起来,让他们这些做臣子的有几分束手无策。
玉阶之上的太平长公主倒是气定神闲,将殿中使臣一一打量个遍,冷不丁听丘穆陵折古说道:“我朝皇帝还有一物要送给长公主。”
仍是那少年呈上木匣,成之染投去一瞥,不由得微微挑起眉头。
竟是一尊铜鎏金像。
“铸金为己象,乃我朝旧俗,占祸福吉凶,”丘穆陵折古顿了顿,道,“这尊金像是我朝皇帝亲手铸成,命外臣献于殿下。” ↑返回顶部↑
丘穆陵折古找补道:“我等奉命前来,正是要与贵国重修旧好。”
日影透过窗棂投在几案上,成之染拿起案头礼单,道:“单只这些,可是不够啊。”
丘穆陵折古握紧了袖中的暖炉,略一沉吟:“礼轻情意重。殿下四海盛名,又岂是贪利之人?”
“我若不贪利,何以得天下?”成之染盯着那礼单,红笺上的宝相纹在光下流转,她朝丘穆陵折古投去一瞥,眸中带着浅淡的笑意。
丘穆陵折古一时怔愣,他汉话流利,如今却是疑心自己听岔了。见对方不像是开玩笑,他只得笑道:“殿下这是什么话……”
“将军远道而来,鞍马劳顿,早些回去歇息罢,”成之染目光从众人之间扫过,铜炉烟气氤氲了眉眼,“待明日朝会见了皇帝,再叙不迟。”
————
更漏未尽,风雪满城。因年节将近的缘故,皇城内百官府署陆续挂起了宫灯,将雪地照成殷红的绸缎。
晋使车马碾过覆雪的青石板路,四角悬挂的铜铃铮然作响,惊飞了大司马门城楼上栖息的寒鸦。
“宣慕容使臣——”
太极东堂外九重殿阙间,高呼声次第荡开。
成之染微微抬眸,指尖搭在袖炉上。她望着渐近的一行使者,丘穆陵折古换了一身胡人的装束,锦袍用金线绣着狼首,幽幽绿眼缀的是两枚松石。
成昭远从座中微微探身,眉眼被天光衬得暗沉。
“大梁皇帝陛下,太平长公主殿下,”丘穆陵折古率众行礼,流利的汉话令众人称奇,“外臣谨奉我朝皇帝之命,恭贺陛下即皇帝位,愿两国修既往之好,永为睦邻,义著急难,使万姓安宁,干戈止息。”
成昭远似乎笑了笑,道:“朕初登大宝,不知两国有何等既往之好?”
百官公卿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众人虽明知晋使信口开河,可这话从皇帝口中说出来,未免显得有些尖锐了。
丘穆陵折古却仿佛浑不在意,反而笑起来:“陛下年少,有所不知,我朝皇帝与贵国高祖,颇有一番渊源呐。当初南军北伐独孤氏,西征宇文氏,我朝皇帝深明大义,暗中襄助,使大军旗开得胜,贵国高祖立下不世之功,才有今日之江山。可惜贵国高祖天年不永,我朝皇帝也深以为憾,否则定要相与把酒言欢。”
成昭远不由得攥紧了御座扶手。他虽然年少,也知道当年伐齐之时,慕容氏并非不想阻拦,只是国主慕容晦暴卒,他国中自顾不暇。而征讨关中,慕容颂更是横加掣肘,阻击高祖于河上,眼前人分明是信口雌黄。
他含怒未发,面上仍含笑:“难得贵主美意,朕亦想见其为人。”
丘穆陵折古拱手一拜:“我朝皇帝正有此意,因此临行前,特意叮嘱外臣向陛下禀报。铜雀盛风流,诚邀陛下会于邺下,为长夜之饮,畅叙平生。”
说罢,他身后少年使臣捧着檀木匣上前,匣中赫然是尊白玉雕成的孔雀,连尾羽纹路都栩栩如生。
成昭远垂眸端详这玉雕,手心已泛出薄汗。他抬眼打量丘穆陵折古,道:“邺下悲歌,几多伤怀。不如到洛阳,朕亲自为贵主登台。”
成之染听二人机锋,信手拨弄着袖中手炉。当年她与高祖筹谋对慕容氏用兵,打的正是邺城的主意,而慕容氏倘若有南下之心,洛阳便首当其冲。
这个丘穆陵折古看起来不怎么聪明,说话却有些微妙的分寸,不知是大智若愚,还是背后有高人指点。
群臣都静坐不语,偷眼望向袅袅炉烟中的年轻帝王,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堂堂皇帝,眼下却要跟使臣吵起来,让他们这些做臣子的有几分束手无策。
玉阶之上的太平长公主倒是气定神闲,将殿中使臣一一打量个遍,冷不丁听丘穆陵折古说道:“我朝皇帝还有一物要送给长公主。”
仍是那少年呈上木匣,成之染投去一瞥,不由得微微挑起眉头。
竟是一尊铜鎏金像。
“铸金为己象,乃我朝旧俗,占祸福吉凶,”丘穆陵折古顿了顿,道,“这尊金像是我朝皇帝亲手铸成,命外臣献于殿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