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侍女奉上新茶,茶汤腾起白气,在眼前氤氲。谢鸾进门时有环佩之声,浅绯官袍下摆沾着了些残雪。他端坐下首,握着茶盏的指节发白,像是攥着块烧红的炭。
  “家母数月前病了一场,近来时常问起舍弟的婚事。”谢鸾开口,声音竟有些发涩。
  他只有谢凤一个阿弟,如今刚满二十岁,以门荫起家,年纪轻轻,做了六品秘书郎。
  世家子弟以婚宦二途为重,陈郡谢凤,名门之后,不知是多少人家梦寐以求的金龟婿。
  成之染将谢鸾打量一番,静静一笑:“谢郎,何必问我?”
  谢鸾面露难色,寻常婚事,他自然不必来问,可他的阿弟,总是给他出难题。
  袖中鎏金银香囊泛出幽香,裹着书斋里淡淡的墨香,将手中锦帕浸得发潮。锦帕上双鲤戏水,一角歪扭的“兰”字,是从前的清河公主七岁时亲手所绣。
  “殿下可知……青溪的梅花开了,”谢鸾抬首望着她,道,“红梅映雪,好似当年臣随家母入宫赏梅的光景。”
  前朝淮南长公主的青溪别业,成之染只去过一回,引出的那番风波,终究在多年之后以血色落幕。谢鸾是何等聪慧之人,偏偏在此时提起青溪,多少是有些刻意了。
  她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茶汤,道:“谢郎想的是宫里的梅花,还是宫里住的人?”
  “臣只怕物是人非,”谢鸾向她一拱手,从袖中取出锦帕。待侍女将锦帕呈给成之染,谢鸾道:“舍弟痴愚,想亲自将这帕子物归原主。”
  “仅仅是物归原主?”成之染盯着那小小的“兰”字,抬眸瞥了他一眼。
  “殿下明辨,”谢鸾平静道,“舍弟性情单纯,只因少时魏王曾戏言,让两家亲上加亲,他记到如今。”
  “谢郎,君无戏言。”
  谢鸾不由得抿唇,望见青烟氤氲在长公主眉眼间。
  成之染轻笑:“令弟倒是个痴情种。”
  谢鸾眸光顿了顿,道:“望殿下成全。”
  成之染默然良久,似是叹息:“你忘了清河公主的谶言?”
  “只是一个游方道士的谣言罢了,”谢鸾喉结滚了滚,道,“禅代至今,谣言已不攻自破。”
  成之染摇头:“可世人往往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殿下,舍弟不过是个秘书郎……”谢鸾忍不住分辩,却被对方挥手打断。
  “他岂能一生困于秘书郎?”成之染久久望着他,道,“谢家宝树,当为栋梁。”
  “臣知此事为难,因此请求殿下。”谢鸾不由得蜷起了手掌,他何尝不知,娶苏兰猗为妻会是多大的忌讳。可即便如此,他的阿弟还是苦苦哀求,宁可放弃前程,也要将她救出秣陵宫。
  夔凤火盆里“噼啪”爆出一星火花,在斋中清晰可闻。成之染捧着那锦帕端详,越罗绣帕上的双鲤随光影晃动,莲心处散落点点星纹。
  半晌,她似是叹息:“我记得令堂笃信佛理,不如请高僧合个八字?等来年开春……”
  书斋外倏忽传来脚步声,虽是刻意放轻了声响,仍难掩仓促。
  成之染止住了话头,抬眸朝珠帘望去,却见温潜止的身影在帘外驻足,似有些踟蹰。
  她唤道:“进来罢。”
  温潜止应声而入,草草朝谢鸾颔首致意,目光似有些迟疑。
  谢鸾会意,当即起身告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